登革热诊断与治疗原 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原 ppt课件

WHO登革出血热的4个等级 DHF I级:有发热、皮疹、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的表现 DHF II级:除I级表现外,通常还有皮肤或其他脏器的自发性出血 DHF III级:除II级表现外,还有轻、中度休克:有脉搏快速,细弱,脉压差变窄或低血压,以及皮肤湿冷、烦燥不安等循环衰竭表现 DHF IV级:除III级表现外,深度休克,血压、脉搏测不到。 III级及IV级相当于DSS。 鉴别诊断 1、登革热:流感、麻疹、猩红热 2、登革出血热:钩体病、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 预 后 DF是一种自限性传染病,无并发症病人的病程约为5~7天 本病通常预后良好,病死率约为0.3‰ 死亡病例多为重型患者,主要死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DHF的病死率为1%~5% 登革休克综合征(DSS)的预后不良,病死率可高达10%,主要死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七、治疗原则(1)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目前结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 预防性治疗(预防出血、休克出现) 七、治疗原则(2) 一般治疗及隔离 急性期卧床休息;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一般起病后7天) 对症治疗 高热时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以防止在葡萄糖-6-磷酸酶(G-6PD)缺乏者中引起溶血 对于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静脉滴注氢松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 七、治疗原则(3) 针对白细胞数下降 白细胞低于3×109/L时可考虑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如低于2×109/L时使用升白细胞药物 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可考虑输注血小板,预防大出血 补液:对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显,出汗多、腹泻者,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心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征、脑疝的可能性 七、治疗原则(4) 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征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滴注,心要时于6~8小时后重复应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每日20~40mg,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对于呼吸中枢受抑制的病人,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并作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液酸碱度监测。 七、治疗原则(5) 登革出血热治疗 除按登革热治疗外,还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止血治疗:可用安络血、止血敏、云南白药及维生素K等。 消化道出血者,可用去甲肾上腺10mg加入冷生理盐水100ml口服或口服凝血酶等 子宫出血者可用垂体后叶素等子宫收缩剂止血 亦可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 有DIC者按DIC治疗 休克治疗:参照感染性休克中的抗休克治疗 七、治疗原则(5) 登革热病人诊疗点或医院,要做好灭蚊防蚊措施 医护人员穿长袖白大衣防止被蚊叮咬。 患者一般病程超过5天,同时热退(未使用退热药物)24小时 以上可解除隔离。 当前任务 认清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形势,高度重视登革热诊治工作。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切实将“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落实到实处 门诊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医务人员尤其是发热门诊和、急诊医师要熟练掌握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做到不漏诊、不误诊 9 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即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病毒再复制至一定程度,释出于血流中,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 五、临床表现 (4) 4、出血 多发生于病程的第5-8天,25%-50%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牙龈、鼻、消化道、泌尿系、阴道出血、注射部位的瘀点等 皮肤、粘膜下出血的范围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出血点—皮肤或粘膜下的出血范围不超过2mm时 紫癜——直径为3~5mm 瘀斑——直径为5mm以上 血肿——当出血灶的皮肤明显隆起时,可见于严重的病例 皮下出血 胰腺组织切片 束臂试验 束臂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原理是通过压迫静脉,增高毛细血管中的压力。检查方法是在前臂屈侧面肘弯下4cm处画一直径5cm的圆圈,仔细观察圆圈皮肤有无出血点,如果发现出血点则用墨水笔标出。然后用血压计的袖带束于该侧上臂,先测血压,再使其保持于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维持8分钟后解除压力。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约2分钟)后,则计算圆圈内皮肤出血点的数目,减去原有出血点的数目,若两者之差大于10则为阳性。 DF患者的束臂试验常呈阳性。 注意: 由于束臂试验有可使存在严重出血倾向病人的试验前臂出现瘀斑的可能性,因此,本试验不宜过多施行。 测定时间不一定要维持8分钟。 束臂试验阳性,可见于登革热、登革出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