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与婉约的天然结合—纳兰容若词心的艺术风格论》-毕业设计论文(公开).docVIP

《豪放与婉约的天然结合—纳兰容若词心的艺术风格论》-毕业设计论文(公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豪放与婉约的天然结合 ——纳兰容若词心的艺术风格论 姓名:张红仙 学号:2012120211059 系别:中文系 年级:2012级 学科: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20日 豪放与婉约的天然结合 ——纳兰容若词心的艺术风格论 [摘要]纳兰容若有着一颗敏锐善感的心,他用这颗心去体会和感知那份打上纳兰烙印的情感。他也以其独特的风采跃然清代词坛。纳兰词既以其真切自然见胜,又以哀感顽艳见长,纳兰词的“清新流丽”似李后主而又赛李后主;词中的那份豪迈阔达虽不似南宋辛、陆诸家词中的那份国势日亟的忧愤,但却以其独特的风格表达着那份发自肺腑的悲壮与磊落。所以纳兰的词风是凄婉兼悲壮的,他用自己的灵魂去书写着另一个篇章。 [关键词] 纳兰词,豪放,婉约,融合 在纳兰性德的词里面,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着细腻的情思,有着浓烈而内敛的忧伤,也有着随心所发的内心之本真。文学大家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出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⑴可见纳兰性德所抒发的情无论是悲是喜,皆随心所发,追求一种真切自然。他的词风清新隽永,绝不费解,他的文字纯净透明度和感染力,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他词中所蕴含着的忠爱、友爱、情爱,是人所共有的,但却能深入人情并引起戚戚共感。纳兰性德是用灵魂来写词,他的词里流露着凄婉与悲壮之风。 一、词风的形成 在五代时以李煜和温庭筠《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就已经形成了,到了宋代又有晏殊、晏几道、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他们虽风格各异,自成一家,但词风都有婉约派的宛转柔美之风。他们都侧重于写儿女风情,词的内容虽狭窄,但它以情动人,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道尽人心的细腻情思。温庭筠的《花间集》、晏殊的《珠玉词》等,其中所言之情犹如明珠美玉般,无不动人心弦。而纳兰性德的小令中那份婉丽凄清与婉约派相比,更令人不忍卒读。 纳兰性德的好友阳羡词主陈维崧曾指出,“《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⑵ 纳兰的挚友顾贞观在《通志堂词序》中也认为,纳兰“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⑶20世纪的学术界也认为纳兰“哀感顽艳”的词风,追求渊源应“得五代人凄婉之意”⑷ 。其实纳兰性德的词风不仅仅是源于南唐后主之遗风,他在继承的同时也有所发展,所以他的词才会在凄婉愁苦处令人不忍卒读。 纤柔善感的词心,本应该是词人生而具有的一种最基本的禀赋,但容若“多情”、“善怨”的禀性却决定了他的词具有哀感顽艳之风。容若性真、情真,是一个重感情的性情中人,在这个扰攘不断的凡尘红泥中,他只能举步维艰,他的生命之情同时也燃烧了他自己。所以容若的词总是在真情的流露中透这一股凄婉碾心的哀思。如《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这首《采桑子》平白易晓,灵动婉转。花间、北宋以来,词谱“采桑子”上下片的第三句,原不必重叠上句。自从李清照“添字采桑子”创出叠句的变体,令人惊艳之后,后人便纷纷摹拟这一形式,将原本不须叠句的上下片第三句重叠前句。节拍复沓,如此可增添动听的效果和情韵。在这一形式上,纳兰效易安体,正如“风也萧萧,雨也萧萧”,虽不加任何雕饰,但却能直入心田。 此阙《采桑子》抒思情,无一字绮词艳语,其中都是最质朴的语言,明白晓畅毫无晦涩。但这用最平淡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情却能在第一眼就打动人心。容若所言的这份“不知何事萦怀抱”的离愁应是人皆有之,但容若是个神经纤细的人,他的离愁也就注定了比别人的深且重。词中哀艳凄婉处动人心魄,明说是“瘦尽灯花又一宵”,然而憔悴零落的何止是灯花,还有容若那份无处安放的炽热之情。这首“凄凉曲”由容若这个如烟花般寂寞的男子来谱写,可谓是情深天也妒,注定要及早谢幕,徒留爱人佳话来让人怀念。 纳兰性德被清代人推崇为“李重光后身”,虽不乏溢美之意,但纳兰写“情”的那份真挚、凄婉和近乎白描式的伤情、悲秋、相思,这点还颇得李后主的神韵。可能是两者一为君王一为相国公子,都是身份贵重而心性不俗的人,所以他们的“情”没有轻狎下流之意。但纳兰在继承李后主真切哀伤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还吸收了李清照、秦观等人的婉约特色,铸造出属于这位浊世佳公子的独特风格,这可以说是堪称一绝。 纳兰性德哀感凄婉的婉约词风不仅仅是由他禀性中的率真与性情决定的,还与他那沉吟惆怅的人生故事有关。他有显赫的家世,但也有这难隐的“家族世仇”;他身系皇帝的重视,但他亦有追求自由纯真的性情;他得到了令人惊羡的红颜知己,但天妒红颜,短短三年的相守换来的是以后凄婉的悼念。容若的客观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沙卡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