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科爱心目刑法
公共科目_刑法
一、判断题
1.《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一律不得类推定罪。( √ )
2.张某、刘某二人因故发生争吵,刘某气急败坏,想教训张某,于是趁张某不备拔刀向张某的大腿部位刺去,不料刺中腿部动脉,张某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刘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
3.李某为了不赡养老人,在饭中下毒准备杀死老人,但其发现老人与小孩在吃饭时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果导致老人和小孩一起死亡。对此,李某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 )
4.15周岁的张某聚众斗殴并致人死亡,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 )
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间谍罪、故意伤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
6.李某与王某因琐事发生斗殴,李某声称要将王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菜刀。王某害怕,在李某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来猎枪将李某打死。王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 )
7.某夜,刘某入室盗窃时,失主胡某(女)发现后与欲抓刘某,刘某为逃脱,即持匕首猛戳胡某,正当胡某奋力反抗时,其丈夫王某下夜班回来,随手操起一把钳子猛击刘某脑后,致使其当场死亡,王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 )
8.甲在乙的房间正举刀准备杀乙,忽然听到窗外警车轰鸣,怕事情败露,急忙弃刀跳窗逃走。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 )
9.某甲欲杀害某乙,在持刀猛砍某乙头部数刀后,感到后悔,立即又将某乙送到医院抢救,但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某甲属于犯罪中止。( × )
10.王某被人强迫参加贩毒活动。由于收入很高,王某便积极参与,在贩毒集团中起来重要作用。王某从胁从犯转化为主犯,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进行处罚。( √ )T174
11.15岁得刘某教唆17岁的胡某对其邻居实施强奸,结果胡某到其邻居家后没有实施强奸行为,但实施了盗窃行为,则刘某不构成犯罪。( × )
12.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的,由法院予以处罚。( × )
13.对累犯不得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限制。( × )
14.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应按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 )
15.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驾,致人死亡的,按照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 )
18.张三与李四有仇。某日,张三见李四前往公用的水井打水,便抢先一步在水井中下毒。结果导致李四饮水后死亡。张三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 )
16.行为人实施伤害、强奸等犯罪行为,在被害人未失去知觉,利用被害人不能反抗、不敢反抗的处境,临时起意劫取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 √ )
17.甲欠乙债款5万元久拖不还,乙为了逼甲还债把甲锁在自家地窖3个月,甲称无钱可还,乙很恼火把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但应从重处罚。( × )
18.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对首要分子,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 )
19.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 √ )
20.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其盗窃数额应当根据被害人信用卡中可支取的数额认定。( × )
21.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司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 )
二、单项选择题
1.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 A )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A.所犯罪行 B.犯罪情节 C.所犯罪的性质 D.认罪态度
2.甲意图杀死其妻子,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入其妻将要吃饭的碗中,其妻吃后安然无恙。甲的行为( B )。
A.属于对象错误 B.属于故意犯罪 C.属于意外事件 D.不构成犯罪
3.犯罪的( C )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A.行为或者客体 B.主体或者客体 C.行为或者结果 D.行为和结果
4.无业游民王某,平时喜欢恶作剧取乐。一天,王某见一头公牛在村头吃草,便寻来一挂鞭炮绑于牛尾并点燃,公牛遭惊吓,发疯般冲向王某,王某急忙逃避。公牛紧追不舍,眼看即将追上,情急之下,王某拉过旁边一名老太太刘某挡在身前,导致刘某因惊牛严重冲撞而死亡。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 C )
A.王某不构成犯罪,其行为是紧急避险行为
B.王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
D.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