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劳理卫2011.ppt

  1.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医学-劳理卫2011

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公共卫生学院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研究所 李国珍 2011年5月 职业卫生 (Occupational Health) 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通过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职业环境中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健康损害或潜在健康危险,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从而达到保护和促进职业人群健康,提高职业生命质量的目的。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s) 在生产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 1 物理性有害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 异常气压: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 电离辐射:X射线、Y射线等 2 化学性有害因素 毒物:铅、汞、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粉尘: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3 生物性有害因素 如附着在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4 不良生理、心理性因素 人体工程学问题、职业紧张 物理性有害因素 (一)高温作业 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1 高温作业的类型 1.1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如冶金工业、机械铸造工业、火力发电厂等的炉窑车间,易形成干热环境。 1.2 高温、高湿作业: 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如造纸、印染、纺织工业中的蒸煮作业。 1.3 夏季露天作业: 如建筑、搬运、露天采矿以及各种农业劳动等。 2 高温作业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2.1 高温作业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体温调节 水盐代谢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2.2 热适应 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或耐受的现象。 2.3 中暑 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致病因素:气温高、气湿大、气流小、热辐射强、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 诱发因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体弱、肥胖、尚未产生热适应 2.3.1 中暑的临床表现(类型) (1)热射病 又称中暑性高热,是人在高温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其临床特点: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热痉挛 由于高温过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所致。临床特点:骨骼肌突然痉挛,并伴有收缩痛。痉挛以腓肠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为多见,多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自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 (3)热衰竭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等引起的心血管功能失代偿,导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起病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继之出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体温正常或稍高;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2.3.2 中暑的诊断 按照《职业性中毒诊断标准》将中暑诊断分为三级。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 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有皮肤灼热等现象;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