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务星球版八上《黄河》ppt课件
宁夏、内蒙古段 为什么? 黄河的忧患(过)及治理 荒漠化严重 ——还草还林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 “地上河”,洪水、改道 ——加筑堤坝、疏通河道 断流 ——节约用水、水源调配 凌汛(上下游) ——科学监测、及时爆破 上游: 下游 中游: 谈收获 黄河概况 中国第二长河 世界含沙量 最大的河流 地上悬河 原因 源地、注入海洋 上中下游分界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区 主要支流 1.黄河是中国第几长河? 第一关—抢答 2.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是? 3.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 4.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5.被称为“地上河”的黄河河段是? 6.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7.黄河与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1.“跳进黄河洗不清”所反应的是黄河的哪种水文特征 A.河水流量大 B.含沙量大 C. 汛期长 D.汛期短 2.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在黄河的什么河段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上、中游 第二关—选择 * 黄 河 “几”字形 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400多千米 河流 长度 (千米) 流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 长 江 6 300 180.9 9 513 黄 河 5 464 75.2 661 松花江 2 308 55.7 762 辽 河 1 390 22.9 148 珠江 2 214 45.4 3 338 海 河 1 090 26.4 228 淮 河 1 000 26.9 622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渭河 汾河 巴颜喀拉山 渤海 河口 旧孟津 上游 中游 下游 宁 内蒙古 甘 肃 陕 西 山 西 河南 山东 青海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 四川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和豫鲁 黄河沿途有哪些著名的地形区?流经了我国地势的几级阶梯? 青 藏 高 原 内蒙古 高 原 黄土 高 原 华北平原 走近黄河 感悟黄河 看图说话:为什么提到黄河,咱炎黄子孙总是满怀深情地称之为 “母亲河” ?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水电站 上游峡谷 上游水电站 三门峡 小浪底 河南/山西 中下游 水利枢纽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塞上江南” 黄河的奉献(功) 1、黄河——中华民族发祥地 2、奉献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 中游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 3、奉献了丰富的水源 4、奉献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壶口瀑布 灌溉 饮用 (黄河流域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 黄河流域的农田主要靠黄河水灌溉 生产用水和远距离调水 黄河的忧患 (过) ——还草还林 水土流失 中游 资料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上达到570千克。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24.7 37.7 33.3 6.67 3.48 年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利津 陕县 龙门 河口 兰州 河段 1、黄河泥沙量在上、中、下游有何变化? 2、为什么在中游泥沙剧增?流经了什么地区? 3、为什么在下游泥沙减少,为什么? 二.合作探究——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分析黄河在流经中游黄土高原时含沙量会大量增加的原因 活动2(课文P47 ): 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遇水易塌陷,极易被流水冲蚀成沟谷。 历史上这里曾有大片森林草原,由于滥垦乱伐等原因,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目前森林覆盖率仅为5%。 这里年降水量为500毫米~500毫米,其中70%以上集中在夏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往往一次暴雨即占全年降水量的1/5。 水土流失 中游的危害: 自然因素 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 人为因素 过度开发、毁林毁草 治理——植树造林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 水土流失 →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 中游 下游 含沙量增大 地上河 决堤 洪涝灾害 痛苦的记忆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0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