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耳像鼻喉篇.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耳像鼻喉篇

三、治疗 治法 清肝泻火,豁痰开窍,补肾健脾。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听宫 耳门 听会 翳风 中渚 侠溪 配穴: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 肝胆火盛配太冲、丘虚 痰火郁结配丰隆、阳陵泉 肾精亏虚配肾俞、太溪 脾胃虚弱配气海、足三里 听宫 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状。 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走向体内经脉。 因该穴位物质为经脉所传来的水湿云气,这些水湿云气到达听宫穴后化成雨水降入地面,流入水池所处的地下宫殿中,听到的回声既响又长,故名听宫。 耳门穴 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 耳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 听会 足少阳胆经,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和颞浅动脉。 听的感官过程为耳朵接收外部声音,也就是从外入内、从阳入阴。由于声音传递的这一过程是从阳入阴,因此,它要求耳部的气血运行变化也要与此同步,表现出由阳向阴的变化转变,如此,人体外部的声音之阳才能进入体内的阴部,声音感受器才能听之而会,故名听会。 翳风穴 “翳”,原指羽扇,用作遮掩,在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部,故名。 中渚 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 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所注为腧,意指脉气至此已较强盛,如水流能注输于深处 侠溪 属足少阳胆经,荥(水)穴。在足背部,第四、五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所溜为荥,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 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合谷 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太冲 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丘虚 在足背,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距跟关节间凹陷处 丰隆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当外膝眼(犊鼻)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 阳陵泉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肾俞 太溪 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气海 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晕针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饥饿疲劳、大汗大泄大出血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手法过重而致脑部暂时缺血。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呕、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首先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轻者在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指掐或针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应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预防】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正确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尽可能采取卧位),取穴不宜太多,手法不宜过重;对于过度饥饿、疲劳者,不予针刺。留针过程中,医者应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 血肿 【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针刺时误伤血管。 【现象】出针后,局部呈青紫色或肿胀疼痛。 【处理】微量出血或针孔局部小块青紫,是小血管受损引起,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较重或活动不便者,在先行冷敷止血后再行热敷,或按揉局部,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 【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 针刺注意事项 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体质虚弱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怀孕三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针。三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月经期间,如月经周期正常者,最好不予针刺。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为了调经可以针。 小儿囱门未闭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配合,故不宜留针。 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谢谢聆听! 辨证与辨经结合 辨证:即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所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辩经:运用经络理论,根据患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来辨别其病变经络脏腑归属,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腧穴进行治疗。(例) 乳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如肝气郁结的乳痈,因足厥阴肝经之脉布于胸胁,达于乳部,肝郁化火,循经上乳,结聚成痈,故取肝经行间、期门等穴位治疗。 辨证与辨病结合 由于西医诊断措施的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