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第二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大学第二集

PAGE PAGE 6 我的大学第二篇:命运 【记录2007片头】 【系列节目片头: 我的大学,在文革时期 [进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手上的硬茧就是资格……] 我的大学,在1977 [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在农村,我记得当时我兴奋的不得了] 我的大学,在上世纪末 [一张大学文凭当时是多么重要。如果没有这张文凭的话,觉得受人歧视] [学费相对来说还是高的,为什么会让我们读不起] 我的大学,在21世纪 [现在本科生泛滥成灾][我想可能一个职位上百号人甚至上千人去竞争] 我的大学,在今天 [我是高考制度恢复的倡议者,目前我是现在高考制度的批评者] 记录2007,高考恢复30周年特别节目《我的大学》。今天请听第二篇:命运】 1977年,邓小平做出的恢复高考的决定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当年12月11号,全国570万人走进了考场,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不懈努力。欢迎收听今天的《记录2007:我的大学第二集篇:命运》。 【音板:1977年,由于文革的缘故,中国人才出现了严重10年断层,1977年8月,在邓小平的亲自过问下,关闭了10年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打开。于是,1977年成为中国知识青年的狂欢年。1977年10月21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都发表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 高考恢复的消息很快传到全国各地,工厂、机关、农村,到处都有复习迎考的年轻人。 [实况:我毕竟在机关工作,我的消息相对有些人还是比较灵一些。所以一听说恢复高考,而且是考,考大学,这关键落在一个考,马上很振奋,马上想着我要考大学] 许红珍,68届初中毕业生,文革后离开家乡上海,到云南插队,后上调到云南省教育厅工作: [实况:跟我们处长说。她给我足够的支持,当我有了考大学这个念头以后,他二话不说,放我复习功课。所以我一生感激我们处长。] 而还在农村的那些考生就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来复习了,当时在安徽农村插队的朱耀明,只能利用每天晚上休息的时候来看书: [实况:当时简直是废寝忘食,你没有电灯,晚上都是煤油灯。复习了两三个月,几乎晚上只睡那么一两个小时,甚至当地的农民说,如果考不上,这个人恐怕要支撑不住了。] 在上海星火农场插队落户的陈静溪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实况:当时觉得你们考大学是思想不好,不安心在基层工作,不安心在农村工作。我还要考虑,万一考不上就很难堪了,别人会怎么看我,所以我就选择了偷偷摸摸的,就是白天在农场干活,完了到7、8点了,我开始复习功课,复习好了后就早点睡觉,然后早上3点就起来了看书。) 由于缺少复习资料,远在黑龙江的高行让家里寄来了中学课本,把知识点全都记在了一张张的卡片上: [实况:你看我当时复习的卡片是这么做的,自己写的,从材料上一点点弄过来,一点点抄上去的,(很厚的纸片)就用这个来复习的,每天看几个小时我记不得了,经常有不眠之夜,因为当时没有具体的复习的东西,只能一点点往脑子里装。高考前一个星期才寄过来的考试大纲] 经过匆匆两个月的复习,1977年12月11号,全国570万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争夺27万个大学生的名额。 [实况:当时就考三门:语文,政治,数学。第一届的高考,数学都是很简单的,好像基本上是初中毕业,你如果学得比较扎实的话,就可以考及格。不是太难。到后来是越来越难。] 简陋的教室里,坐着的是上百万为改变命运而努力的知识青年。回忆起当年高考的情景,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语文作文题。在崇明一所中学参加高考的赵丽宏还说了这么一个插曲: [实况:进去以后我坐在一张课桌上,课桌是破的,有很大的裂缝,通过裂缝可以看到放在课桌里面的考卷,作文的题目我看到了,我记得题目叫《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我看了以后,就一边听他们讲考试的要求,一边想了一下我怎么样写这篇作文。前面那些语文文法的基础题目做好以后,我马上开始写作文,一口气写了有三千字。出去以后跟很多人交流,我听到他们在说“优秀人物二三事”,我说什么优秀人物二三事?他们说,你没看到啊?有一个副标题,作文的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下面是一个副标题,叫《优秀人物二三事》。因为我缝里只看到主标题,副标题没看到,所以写作文的时候我根本没想到副标题,还好文章里面我写了几个人物,但我想我肯定是考不取的,题目都没抄完整。高考肯定考砸了。所以我也不想这件事情。后来想不到居然通知来被录取了,而且分数还考得很高。我记得我语文作文是得了91分,很高的分数。] 让我们再来听听1977年12月13号的《文汇报》对那次考试的报道:“《考场内外处处是春》。 金山汽车场的广大行车人员,为了使附近的星火农场、燎原农场、五四农场的考生缩短候车时间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