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与空间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形与空间感 地形同样能影响人们对户外空间范围和气氛的感受。 斜披和地面较高点能够限制和封闭空间,斜坡越抖越高,户外空间感觉还能影响一个空间的气氛。 平坦、起伏平缓的地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陡峭、崎岖的地形极易在一个空间中造成兴奋和恣纵的感受。 一个人站在平坦地面上时比站在斜坡上感到更安全、更轻松,斜坡地面时站立者感到不舒服,并轻易使他不断滑动。 古根海姆博物馆倾斜地平面的威力:观赏绘画的游人被倾斜的地面缓缓地向前推进,使他们不可能随意长时间的观赏某一件展品。超艺术的建筑学威力。 用地形控制视线 地形可影响可视目标和可视程度,可创造出景观序列或“景观层次”,或彻底屏障不悦目因素。 地形完全可以影响观赏者和所视景物或空间的高度和距离关系。 分隔空间 地形可以利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创造和限制外部空间。空间的形成可通过如下途径:对原基础平平面进行挖方降低平面;或在原基础平面上添加泥土进行造型;增加凸面地形上的高度使空间完善;或改变海拔高度构筑成平面或改变水平面。 因素在影响我们的空间感上极为关键:空间的地底面范围;封闭斜坡的坡度;地平轮廓线。 一个空间的地面范围越大,空间也就越大。 斜坡的坡度与空间制约有着联系,斜坡越陡,空间的轮廓越显著。 空间内,其封闭程度依赖于视野区域的大小、坡度和天际线,一般的视域在水平线的上夹角40°- 60°到水平视线的下夹角20°范围内,而当谷底面积、坡度和天际线三个可变因素的比例达到或超过45°(长和高为1:1),则视域达到完全封闭,而当三个可变因素的比例少于18°时,其封闭感便失去。 谷底面积、坡度和天际线来限制各种空间形式,坡度变化和地平轮廓线变化也可以变化底面范围来构成特性相异。 人在一块倾斜的地面上呆之过长,就会有不舒适感,从而使他不得不向另一位置移动。 控制视线 为了能在环境中使视线停留在某一特殊焦点上,我们可以在视线的一侧或两侧将地形增高,也可以用来“强调”或展现一个特殊目标或景物。 斜坡越陡,越像是垂直的墙体,因而越能捕捉视线。 特殊动物的展览室 当一个赏景者仅看到了一个景物的一个部分时,对隐藏部分就会产生一种期待感和好奇心。此时赏景者为部分目标所戏弄,而想尽力看到其全貌,但他不改变位置是不能看到整个景物的,在这种情形下,赏景者将会带着进一步探究的心,并吸引人向前探究,然而在前进工程中,山上的景物则忽隐忽现,直到抵达山顶才得知全貌。 如果要在一个斜坡上铺种草皮,并需要刈草机进行养护的话,该斜坡坡度不得超过4:1的比例,计,一个土堆高1.5米,那么就不应采取土堆的形式,而应使用其他方式来屏蔽不悦景象。 坡度可以作视野屏障物,来遮盖位于其坡脚部分不悦景物。 被设置在凸面地形的尖部位时,人们极易看到在天空的背景下呈现出物体剪影,而且该物体也极易受到狂风的袭击。然而,当将同一物体设置在顶部下端时物体就会在视觉上与地形融为一体。这样,斜坡及其顶端就自然地形成物体的背景,起到“吸引”物体轮廓形象,保护物体免遭到狂风袭击的作用 营造楼房 知道路 高压输电线 地形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 运行总是在阻力最小的道路上进行 可行的话,步行道的坡度不宜超过10%,为了减小道路的陡峭,道路应斜向等于高线,而非垂直等于高线。 最好走“山洼”或“山鞍部”,最省事的做法,无疑就是尽量从凹口通过。如果设计的某一部分,要求人们快速通过的话。 二另一方面,如果设计的目的,是要求人们缓慢地走过某一空间的话,那么,斜坡地面或一系列水平高度,以此来影响协调性、速度以及游览方向等。 建筑群体和空间限制 被建筑物所围合的室外空间,一般比较平直,如果在一大片区域内,那么这些空间就会令人觉得呆板无味而使人烦躁。 缺乏引人注目的季节变化,因太阳辐射角度阴影有所变化,围墙本身变化却微乎其微。 视距与建筑物高之比 空间围合的比例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感程度,一般取决于室外空间中的人和建筑物的距离,与周围建筑物围墙高之比例关系。 如果人与周围建筑物墙体能构成1:1的视距和物高比例,或视角为45°,则该空间将达到全封闭状态;如果视距与物高比为2:1,该空间处于半封闭;若为3:1时则封闭感达到最小;而当比例为4:1时,封闭感将全部消失。 视距与建筑物高的比例关系;不仅影响空间合围,而且也会影响一个室外空间的情感和使用。 当某人与朋友在一个比例值很低的空间内交谈时会感到很舒适,当若比例值很高时则感到极不舒适。 有些建筑学理论家认为,对建筑物最理想的观赏距离,应为视距与物高比为2:1时。按这一比例尺计算,视平角为27°时,便能轻易地 看到建筑物顶部。要想使不舒服的空间围合感不出现,那么最理想的视距与物高之比值应在1~3之间。 消除空间空隙的一种办法,就是使围绕空间的各式建筑物尽量封闭重叠,以阻挡视线的出入。使用其它设计因素,如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