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器改造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限制器改造报告

2007年HT-7高场侧环带状主动水冷石墨限制器改造情况 主要完成人:陈俊凌、罗南昌、谢春意、王义云、龚先祖、赵君煜、高翔 原来情况:自2005年以来,在HT-7长脉冲等离子放电过程中,高场侧限制器 (Belt Limiter)的部分石墨瓦温度上升很高,尤其是C段端头石墨瓦(编号BL-C-12),甚至连年烧损用于测量其温度的热电偶,红外测温仪显示其温度高于10000C。因局部石墨瓦块温度的升高,往往造成hot spot现象,使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止;或因局部温度的升高,放气增多,造成密度与再循环控制方面的困难,是HT-7实现长脉冲放电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可能原因:1、原有的高场限制器只是整个高场环向中的四个独立分段,段与段之间相距多在400mm以上,这样端头石墨瓦局部暴露于等离子体,使刮削层作用在其上的局部能流过大;2、原有高场限制器采用不锈钢热沉,热负荷移出能力也很有限。以上情况表明:原来高场侧环带状石墨限制器的主动冷却能力不足,只有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减少端头等局部暴露,才能实现更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 改造方案:经反复讨论后确定:1、高场侧环带状限制器覆盖高场侧几乎整环(除IBW高场天线处约留400mm用于该天线安装),并分成六段,段与段之间相距在16?50mm;2、热沉材料使用高导热能力的铬青铜,热沉厚度增加至20mm,环向开两个Φ10直径孔进行主动水冷却;3、为提高主动冷却能力,将石墨瓦的厚度有改造前的20mm减薄到15mm。 改造内容: 主要分成6个阶段来完成:1、在设计与评审的基础上,确定主要方案(如材料、关键工艺、精确成型、特种焊接、热负荷移出能力的分析与计算等);2、内部实际空间尺寸的测量和原有限制器的拆除;3、进行结构设计,确定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尺寸、加工与安装工艺等;4、热沉、石墨瓦、水管接头等相关零部件的加工、采购等;5、热沉加工后的真空检漏、试装与调整,石墨瓦材料的准备与涂层;6、正式进行热沉安装与位置精确调整、石墨瓦安装、热电偶安装,整体打压检漏等。 主要难点与解决办法:在高场侧环带状高性能石墨限制器研制过程中,在材料与工艺要求高、空间又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综合多年HT-7主动水冷限制器与EAST内部部件升级改造中的经验,采用深孔钻(最长近1米,超过EAST现在所有热沉中打孔的深度)、通过热沉深孔中灌沙来提高整体刚度,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确成型、大块铜合金热沉中的局部感应纤焊与材料性能恢复等方面的难题、对焊接与机加工过程所带来的形状误差进行矫形与变形消除、数控分度与精确加工出每个石墨瓦安装的小平面,以增加与改善石墨瓦与热沉之间的热接触等。 1、为避免或减小热沉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变形,须保证热沉的强度和刚度,选择使用硬态铬青铜作为热沉材料;2、为增加水冷效果,选择在近1米长的铬青铜热沉上钻纵向深孔,之后再弯曲成形(整个高场侧热沉在大环方向的尺寸误差小于0.5个毫米,是历年来HT-7限制中所能实现的最好形状精度),以形成环向冷却通道;3、为保持大块热沉材料的性能(导热、强度、硬度等)不受焊接影响,水管接头等焊接选择局部中频感应钎焊工艺;4、在HT-7装置的有限空间内,各种结构的布置都经过反复测量、计算、试装。 实际效果:经过改造之后,在2008年新一轮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过程中,高场侧限制器上石墨瓦最高温度一般在2000C左右。下左图是今年放电长度达到400秒时的高场限制器上的温度测量值,其中BL-A-12处(改造前温升最高点,即原来经常出现hot spot点),现在温度已不超过500C;BL-F-14为本次放电中高场限制器温度最高点。下右图为去年长脉冲实验中一炮162秒放电时高场限制器温度测量值,可以看到原来的BL-C-12点的处于很高的温度。 shot101355高场限制器温度 shot96422高场限制器温度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