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2014年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度 设备管理工作总结 设备管理处 2014年12月30日 2014年度设备管理工作总结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设备可开动率计划95.88%,实际96.85%,较2013年同期提升了0.81个百分点,其中本部提升0.95个百分点,榆钢提升0.91个百分点;全年故障率控制计划2.72‰,实际2.44‰,完成计划。 1-12月份共计发生设备事故40起,事故频次较2013年同期降低13%,完成事故同比降低10%的目标计划。 全年设备保障费预计完成191367.4万元,较计划结余238.73万元。吨钢设备保障费预计192.33元/吨,其中碳钢系统吨钢设备保障费163.03元/吨,对比2013年171.84元/吨降低8.81元/吨,不锈钢308.95元/吨,对比2013年317.83元/吨降低8.87元/吨。吨钢设备维修费预计完成99.99元/吨,较2013年降低16.01元/吨,优于钢协平均水平21.01元/吨,创公司2010年以来吨钢维修费最低水平。 2014年设备检修三率指标完成年计划,检修项目兑现率100%、检修质量合格率99.97%、检修时间命中率99.96%;工时计划459.98万个,实际完成445.95万个,其中外委工时计划177.48万个,实际完成171.75万个,自营工时计划282.49万个,实际完成274.19万个,整体结余14.03万个,节幅3%。 1-12月份本部14家单位消耗油品1846吨,与计划基本持平,较2013年相比减少101吨,同比降低5.2%;吨钢油耗FPM指数计划为0.269公斤/吨,实际完成0.236公斤/吨,液压油添加指数(HFI)计划为0.69,实际完成0.55,废油回收率完成40%目标计划。 进口备件国产化、修旧利废及新技术、新材料应用计划161项,实际完成286项,预计挖潜4303万元;12月份公司本部物资总库备件材料库存资金15600万元,较库存计划降低4519 万元,榆钢库存资金8300万元,较计划降低600万元;全年清理2009年以前积压备件3800万元。 按计划完成特种设备及防雷接地设施定期检验,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停用、注销手续办理及时率100%,定期检验执行率100%,合格率10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全年保险公司事故赔付金额1747.80万元,赔付金额占比保费60.86%。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 完善设备专业管理体系,开展专业管理量化评价;推进专业管理团队建设,开展质量体系管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证、财险知识及理赔流程等专业培训。 2. 启动股份公司设备技术委员会建设工作,下发《关于成立股份公司设备技术委员会的通知电机变压器的检查、检测标准 12.依托公司优势管理力量,从体系建设、人员培养、技术问题攻关等方面,加大对异地分子公司及新建项目的支撑力度,积极协调处理相关问题;梳理跨产权经营设备及业务明细,编制设备业务管理要求。 三、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设备专业管理团队虽已建立,但在经营管理理念、业务技能水平、专业管控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工作业绩不尽如人意;技术专家团队作用未充分发挥,梯队建设相对滞后,依然存在技术人员行政化问题,缺乏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工作的前瞻性及预判性亟待提高;技术文件科学性、适应性不强,需加强持续改进的实效性。 2. 岗位操作人员及专职设备管理人员标准化作业实效性不强,履职效果不好造成的事故故障屡禁不止;点检人员技能水平提高较慢,精细化参数点检实效性不好,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工作覆盖面较窄,设备管理评价未发挥应有作用,对于除尘设备、备用设备等疏于管理,造成设备不能长期稳定顺行,突发性事故时有发生;对异地公司管理支撑力度不够,未实现管理经验共享、共同进步。 3. 特种设备管理存在死角、盲点,特种设备管理风险评价工作实效性不好,在特种设备安全“三项行动”复查过程中,发现榆钢公司特种设备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各单位普遍存在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管理不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教育与实际操作不能有效结合。 4. 自有检修队伍专业优势潜力发挥不够,检修工程部在项目统筹安排、外协队伍业务支撑方面有待加强;2014年规划在榆钢公司模拟运行外委检修业务工时结算,仅初步实现了外协检修队伍的整合及自有检修队伍绩效工时分配机制;外委维检修项目自营化力度不够,业务开展进度缓慢。 5. 因油品检测分析室人员较少,造成油液检测结果反馈滞后,新油检测不能做到先检测后领用;油液监测分析室的磨损监测能力欠缺,对于油液检测报告中的指导性建议较少,未形成化验室与现场技术人员协同诊断机制;漏油问题仍未有效根治,现场精细化液压润滑管理有待加强。 6. 备件管理人员对物料编码规则掌握不到位,编码计划准确率不高;2009年以前备件处置进度较慢,机旁库管理有待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