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偏振、双折射.ppt
第 七 章光纤的基本特性及测试 内容提要 前言 光学几何参量测量: 1.数值孔径: 2.折射率分布: (一)反射法: P消除杂散光 光纤的损耗和色散是宽带通信传输介质的 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参量。 损耗:限制传输距离。 色散:限制传输带宽、中继距离。 偏振、双折射:对于光纤在宽带通信、传 感技术上的应用,以及光纤中非线性的研究具 有重要的意义。 仍以薄膜波导为例,假设厚度为1.18μm,波长为0.63μm,折射率之差0.001时(它用作单模传输,第二个模式在厚度4×1.18μm时产生),xr≈16,C1为104,C2为100;在R=18cm时,衰减为8.68dB/m。如果R增大一倍,则衰减将减exp(200)≈1/6.5×107,使 完全可以忽略。 上面举的是薄膜波导的例子,不是光纤的,而只是把它定性地解释为光纤的弯曲。对于光纤,一般认为曲率半径超过10cm,弯曲损耗可以忽略。Δ大于0.001,容许的曲率半径可以减小,甚至可以小到1cm。 图中为对数坐标,即Ps(A)=10log10p(λ,zA) ,Ps(B)=10log10p(λ,zR),zR-zA=L,所以: 图中曲线的斜率即为衰减系数 。图中两段光 纤的斜率说明他们具有不同的衰减系数。由于 被检测的信号从注入后正向传输到散射后背向 传输,两次通过AB段光纤,所以光纤长度采 用2L。曲线横坐标的长度是通过时间坐标换 算来标度的。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c=3×108m/s,光纤折射率为n(λ),光脉冲 在光纤中从A点传播到B点再由B点传播到A点 ,时间间隔为Δt,那么A、B间的长度为 L=cΔt/2n(λ)。利用OTDR的背向散射曲线的分析,很容易确定光纤中的缺陷、断裂点、接头的位置,并能测量光纤的长度。 背向散射法: OTDR优奌:只需在光纤的一端测试,方法 又十分简单,很适合现场测量,特别是可用来测光纤长度及确定故障点位置。 OTDR缺点: ①无法控制背向散射光模式分布; ②对光纤的非均匀性很敏感。 补充:光纤的参数有许多测量方法,下页的表 是CCITT建议的测试方法。CCITT是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的缩写,中文译 名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式中 ,n2是包层折射率,所以 光线①和②到达终端的延时差为: 在n1≈n2的条件下,利用相对折射率差Δ,上 式可简化为 ,因为 由多模色散决定的带宽为: 经理论分析指出,在自聚焦光纤中,最长 和最短光程之间每单位长度的群时延差为: 设光纤的入射脉冲为x(t),出射脉冲为 y(t),脉冲响应为h(t),则根据数学关系,它 们响应的傅立叶变换为: 二、时域法 一、频域法 理想的单模光纤模式是线偏振的,它的两个基模HE11(x)和HE11(y)是相互垂直的线偏振模。它们的传播常数相等,故彼此简并(Δβ=0)。在传播过程中,保持彼此相位相同,保持线偏振态不变。实际上,一方面由于光纤本身的不完善性,另一方面由于外场微扰的作用,造成芯径椭圆度或纤芯折射率变化。上述这些变化因素会引起单模光纤偏振态的变化。 设单模光纤中,有一个线偏振的入射波E0 激励起两个正交的基模HE11(x)和HE11(y), 并分别沿着两个特定的主轴ox、oy方向振动 。它们的横电场幅度 、 由下式表示: 式中 是入射波E0与x轴的夹角。 式中βx,βy分别为基模HEx和HEy的传播常 数。 由于外场的微扰或光纤本身的不完善性, 将造成βx≠βy。设Δβ=βx-βy,则两个模 场之比有: (1)线偏振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