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pptVIP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6.1 适用范围 6.1.1 本方法适用于桩顶自由时的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其他形式的水平静载试验可参照使用。 6.1.2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的水平承载力,推定地基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6.1.3 当埋设有桩身应变测量传感器时,可测量相应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应力,并由此计算桩身弯矩。 6.1.4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宜加载至桩顶出现较大水平位移或桩身结构破坏;对工程桩抽样检测,可按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控制加载。 6.2 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6.2.1 水平推力加载装置宜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能力不得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6.2.2 水平推力的反力可由相邻桩提供;当专门设置反力结构时,其承载能力和刚度应大于试验桩的1.2倍。 6.2.3 荷载测量及其仪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2.3条的规定;水平力作用点宜与实际工程的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千斤顶和试验桩接触处应安置球形支座,千斤顶作用力应水平通过桩身轴线;千斤顶与试桩的接触处宜适当补强。 6.2.4 桩的水平位移测量及其仪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的有关规定。在水平力作用平面的受检桩两侧应对称安装两个位移计;当需要测量桩顶转角时,尚应在水平力作用平面以上50cm的受检桩两侧对称安装两个位移计。 6.2.5 位移测量的基准点设置不应受试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准点应设置在与作用力方向垂直且与位移方向相反的试桩侧面,基准点与试桩净距不应小于1 倍桩径。 6.2.6 测量桩身应力或应变时,各测试断面的测量传感器应沿受力方向对称布置在远离中性轴的受拉和受压主筋上;埋设传感器的纵剖面与受力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10°。在地面下10倍桩径(桩宽)的主要受力部分应加密测试断面,断面间距不宜超过1倍桩径;超过此深度,测试断面间距可适当加大。桩身内埋设传感器应按本规范附录A执行。 6.3 现场检测 6.3.1 加载方法宜根据工程桩实际受力特性选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或本规范第4章规定的慢速维持荷载法,也可按设计要求采用其他加载方法。需要测量桩身应力或应变的试桩宜采用维持荷载法。 6.3.2 试验加卸载方式和水平位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干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 后可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2min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5次,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试验不得中间停顿。 2 慢速维持荷载法的加卸载分级、试验方法及稳定标准应按本规范第4.3.4条和4.3.6条有关规定执行。 6.3.3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 桩身折断; 2 水平位移超过30~40mm (软土取40mm ); 3 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6.3.4 检测数据可按本规范附录C附表c.0.2 的格式记录。 6.3.5 测量桩身应力或应变时,测试数据的测读宜与水平位移测量同步。 6.4 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6.4.1 检测数据应按下列要求整理: 1 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时应绘制水平力-时间-作用点位移(H—t— Y0)关系曲线和水平力-位移梯度(H—ΔY0/ΔH)关系曲线。 2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时应绘制水平力,力作用点位移(H—Y0)关系曲线、水平力-位移梯度(H—ΔY0/ΔH)关系曲线、力作用点位移-时间对数(Y0—lgt)关系曲线和水平力-力作用点位移双对数(lgH—lg Y0)关系曲线。 3 绘制水平力、水平力作用点水平位移-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的关系曲线(H—m Y0—m)。 当桩顶自由且水平力作用位置位于地面处时,m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 m—地基上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kN/m4); α—桩的水平变形系数(m-1); νy—桩顶水平位移系数,由式(6.4.1-2)试算α,当αh≥4.0时(h为桩的入土深度),νy0=2.441 ; H——作用于地面的水平力(KN); Y0—水平力作用点的水平位移(m); EI—桩身抗弯刚度(KN·m2);其中E 为桩身材料弹性模量,I为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 b0—桩身计算宽度(m);对于圆形桩:当桩径D≤1m时,b0=0.9(1.5D+0.5);当桩径D>1m时,b0 = 0.9(D+1)。对于矩形桩:当边宽B≤1m时,b0:1.5B+0.5;当边宽B>1m时,b0=B+1。 6.4.2 对埋设有应力或应变测量传感器的试验应绘制下列曲线,并列表给出相应的据: 1 各级水平力作用下的桩身弯矩分布图; 2 水平力-最大弯矩截面钢筋拉应力 (H-σS)曲线。 6.4.3 单桩的水平临界荷载可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 1 取单向多循环加载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