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沿革概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天的土默特地区,主要是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大约东经109°50‵~ 120°10‵北纬39°45‵~41°31‵之间的地区,总面积约为21000平方公里。其东部为乌兰察布高原,西部和西南部与鄂尔多斯、河套平原相临。 “土默特”(Tümed)一名为蒙古语,是“万”或“万户”的复数形式。作为专有名称,它出现于北元时期(明代),用以指称土默特部落集团、万户;入清,用以指称归化城土默特旗及喜峰口外土默特旗。历史上的土默特,既是蒙古族的一个部族名称,又是一个地区名称。 一 土默特地区及其周围一带与中原紧相毗邻,地理气候条件优越,宜牧宜耕。早在远古时期,土默特地区就有人类活动。20世纪80年代前后,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保合少乡的大窑村古文化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 大窑文化的发现、发掘,把土默特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追溯到距今大约50万年以前。在土默特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甚多,其中,阿善文化遗存和白泥窑文化遗存、海生不浪遗址等具有代表性。 进入历史时期后,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在这里你进我退,此消彼长,形成了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民族居住,或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之间犬牙交错居住的复杂局面。 最早出现在这里的是土方、鬼方、猃狁、荤粥、山戎、鲜虞、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此后,有林胡、楼烦等活动于此。秦汉时期,匈奴人成为活动在今天土默特地区的一个强大的民族,河套、阴山一带是其发祥地。冒顿单于时代,匈奴建立了统一北方、足以与中原王朝相抗衡的游牧民族政权。 匈奴之后,乌桓、鲜卑先后进入今土默特地区。公元386年,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称“代王”,建年号“登国”,后“改称魏王”,建立了北魏王朝。北魏迁都平城后,这里又出现了柔然人、敕勒人。在柔然与北魏的交往中,有许多事件发生在土默特地区。敕勒人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这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敕勒人的驻牧,今天的土默川在当时被称作“敕勒川”,并且留下了被人们千古传唱的民歌“敕勒歌”。 隋唐时期,突厥称雄于大漠南北,土默特地区也成为突厥人的驻牧地。隋朝时期,沙钵略可汗向隋朝提出“寄居白道川内”的要求(白道川即今土默川),得到允许后,大批突厥人进驻了这一地区。唐初,突厥势力强盛。唐太宗时期,唐军在连年与突厥作战后,与东突厥颉利可汗在“白道川”一带展开决战。其后,颉利可汗被擒,东突厥汗国亡。唐太宗将归降的突厥人安置在丰、胜、灵、夏、朔、代等州。7世纪70年代末,东突厥开始掀起反抗唐朝统治的浪潮。682年,突厥首领阿史那骨咄禄起兵7百人反唐,进入总材山,占领黑沙城(今呼和浩特市北),招集亡散,聚众至5千余人,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建立后突厥政权。8世纪中,白眉可汗率领的突厥受到回纥人攻击,一部分突厥人降唐,其余突厥部众则被回纥收服。其后,回纥人在今内蒙古中西部以及河北、山西以北部分地区活动较多。 907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即皇帝位。916年,在龙化州(今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建元“神册”,国号“大契丹”。 “自代北至河曲踰阴山,尽有其地”,将今天土默特地区的绝大部分纳入其势力范围。辽太宗时期,向燕云地区(今河北省、山西省北部)及其以东、以西扩大统治区域,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一。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称帝,建国号“金”。1122年四月,金朝派兵“招降天德、云内、宁边、东胜等州”,把今土默特地区大部分纳入其辖制范围。 金代,为防御北方部族侵扰,金朝让白达达担任守卫阴山一带城墙的任务,他们又被成为“阴山汪古”,或称“汪古”。蒙古汗国时期,汪古部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保持着与成吉思汗家族的婚姻关系。元朝建立后,汪古部依然主要活动在阴山南北,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得到了较高程度发展。 中原王朝发展强大时,也往往将势力扩展到今土默特地区,并设立军政设置,实行统治。 公元前300年,赵国将势力伸入今土默川一带,并且沿着大青山南麓修筑了赵长城。赵武灵王“置云中、雁门、代郡”等行政区。今天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就是云中故城。秦汉时期,这里先后设置了云中、九原、定襄、五原、朔方等郡,下辖县不等。隋唐时期,又先后设置了榆林郡、定襄郡、胜州榆林郡、丰州九原郡等。辽金时期,丰州、云内州、东胜州等均设置于今土默特地区。元代,大同路辖有8个州级行政区,其中,丰州、云内州、东胜州就设在今天的土默特地区。 此外,各个时期的北方民族王朝、中原王朝还在土默特地区设立了为数众多的军事设置或机构。 二 1368年,元廷北迁,蒙古族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北元;在中原,则建立了新的王朝——明。北元与明朝隔长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