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教案《白话文与简化字运动》.doc

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教案《白话文与简化字运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教案《白话文与简化字运动》

第二十二课 白话文与简化字运动 建议讨论的问题 ◇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白话文运动,理解白话文运动的深刻影响。 ◇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描述 课前的思考 由于我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对白话文运动的来龙去脉简直是了如指掌。但从历史与社会学科角度来讲又是那么陌生,而这一历史事件与其他故事性强的史实相比,又不够生动有趣,加之课文内容也主要是讲述白话文运动的成因、发展过程及深远影响,并且叙述简单,学生很难对整个历史事件有清晰的认识。那么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呢?又怎样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的分析评价白话文运动呢?这如同两道难以破解的难题摆在了我的面前。 “你来我往”的课堂 上课铃声响过之后,我满怀信心,走上了八年级六班的讲台。根据我课前的布置,势均力敌的双方已经剑拔弩张的严阵以待了。我在黑板上刚写下课题,平时很调皮的李扬同学就迫不及待的首先发难: “白话、白话不就是吹大牛,侃大山吗!”教室内顿时一阵哄笑。话音未落,不知谁又接过话茬来一句: “这么说白话文运动不久成了吹牛大赛了吗!”又是一片笑声。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有些着急了。这时,另一方也开始骚动起来。我把探寻的目光投向了第一小组的主讲人——语文科代表徐严,她犹豫一下,站起来慢条斯理的说: “其实同学们的笑声已经否定了刚才两位同学的说法。‘白话’是相对文言而然的,就是指我们日常口头说的通俗易懂的话,而绝非吹牛、侃大山。”说完她回头看一眼坐在身后的学习委员王丹就坐下了。 王丹接着补充道:“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文学运动,早在清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清朝文学家吴敬梓就创作了白话文小说《儒林外史》。有同学听说过或者看过这部小说吗?”说着,她环顾四周,可没有一个同学响应,看来学生们对此十分陌生。王丹继续说道: “作者以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大众口语,笔调犀利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广大读书人心灵的毒害,并塑造了范进等古代文学史上丰碑式人物形象。” 同组的“百灵鸟”张铭按捺不住了,没等王丹说完就站起来:“还有、还有,清代的另一位文学家黄遵宪也曾指出:文学要崇白话而废文言,使之适用于今,通行于俗,欲全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 嗬,看样子同学们资料准备的还挺充足啊! 最后,该组的徐言同学就此问题进行了总结:“由此可见,所谓白话文运动,就是一场以白话代文言创作的酝酿已久的新兴大众文学运动。不知我方的回答,对方可否满意?” 回应她的是一阵掌声,我为他们的旁征博引深深叹服,也不由自主鼓起了掌。徐言接着说道: “我方现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对方:为什么说白话文运动所引发的文学革命是从《新青年》开始的?” 大家一起注视着另一位主讲人——第二小组历史与社会科代表古宝。 胸有成竹的古宝故意卖起关子来,“回答这问题嘛,要从头说起,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新青年》,从此,《新青年》就成为白话文运动中一个重要刊物,甚至可以说是文学革命的前沿阵地,文学家胡适就在《新青年》发表了书面语与口头语相接近,要求以白话文为‘正宗’的文学主张,此后,《新青年》又相继发表以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小说为代表的彻底反封建、充满民族觉醒要求的新文学作品。” 说到这,古宝故意缓了口气,“调皮鬼”张扬抢先接口道:“这期间鲁迅先生的日记体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堪称是一篇应时代精神感召而诞生的反封建战斗檄文,它突破了白话文运动初期理论主张,开始了内容上的大革新,并且成为运用白话文的典范。综上所述,《新青年》不仅促进了文学内容的革新,还使白话文得到真正推广,所以说《新青年》在白话文运动中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眼前热烈讨论的情景深深感染了我,看样子我在课前布置的任务,学生们都认真对待了。于是,我说道: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白话文运动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带来文学语言形式的大革新,白话文的应用促使文学在语言形式上与广大人民接近了一大步,它从理论主张到创作都揭开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文学光辉的第一页,从而中国文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我有问题。”一向不太爱发言的陈郁同学打断我的讲话站了起来,我微微点头鼓励他说下去。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就承认了白话文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一律采用。那为什么我们语文课还要学习文言文呢?” 这个问题提的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了。我肯定地说:“陈郁同学问题提的非常好,怎么样,谁能回答他的疑问?” 片刻的宁静,没有人回应,看来应该让同学们就此讨论讨论。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经过短暂的思考,陆续有人站起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石雷快人快语:“文言文早就不该学了,多难懂啊!” 朱旭反驳说:“文言语言虽然难懂,但它言简意赅,描绘景物,寥寥数语就情景交融,意境全出,唐诗宋词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