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强化复习教案第10讲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保护.doc

【人教版】高考地理强化复习教案第10讲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保护.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考地理强化复习教案第10讲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保护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10讲 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保护) [考纲要求]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气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知识讲解] 一、气候资源 1、特点 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 与其他资源的共同点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与其他资源的共同点 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普遍存在性,只是数量多少和结构的差异。 与其他自然资源的不同点 数值特征,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才具有资源价值。 与其他自然资源的不同点 有较大的变率。 2、开发利用 农业: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该地的种植制度(作物结构、熟制、配置和种植方式) 合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措施: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温室、生态农业、立体农业。 建筑 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建筑 风与城市规划:大气污染工厂建在下风向、垂直风向的郊外或最小风频风向上风向。 公路、铁路考虑暴雨、泥石流、大风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交通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等根据暴雨强度设计。 机场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应选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 旅游:吉林市的雾淞、哈尔滨的冰雕。 二、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台风 概念: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称为飓风)。 形成: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的广阔洋面上,西北太平洋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 危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我国登陆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 福建等省。 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 2、暴雨洪涝 形成: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分布:亚洲最多。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预报正确率,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措施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等)。 措施 非工程措施: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3、干旱——受灾面积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生态环境;种植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4)寒潮 概念: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影响范围:全国大部分地区,只有西藏、云贵地区受影响较小。 影响: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秋季、春季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三、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全球变暖影响 生态环境: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水膨胀及极冰融化),对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 全球变暖影响 社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温带地区干旱使农业发达地区的耕地变为草地、高纬地区降水增加,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南极附近出现臭氧洞: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出现在春季(9~11月) 臭氧量减少的人为原因:冰箱、空调等释放出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发生光化学反应消耗O3。 臭氧减少危害: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国际合作,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3)酸雨危害与防治 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 形成: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入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我国情况:煤为主要能源,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区覆盖面积占40%,西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成为重酸雨区。季节性:东北主要在冬季。(冬季取暖时间长) 危害: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而且使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