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假新闻论文关于新闻的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假新闻论文关于新闻的论文.doc

假新闻论文关于新闻的论文   科技信息   近几年假新闻源源不绝, 社会 、 经济 、 娱乐 、 科技等领域都难逃 “ 此 劫 ” 。 上海某新闻杂志特评选出了中国历年十大假新闻, 其中有最富有 想象力的假新闻 、 最伤中国人自尊心的假新闻 、 最让人作呕的假新闻等 等 。 因新闻失实而引起的一波又一波娱乐新闻官司或扬言要打的官司 也早已不成 “ 新闻 ” 。 鉴于此, 本文将深入分析假新闻的由来以及对社会 的影响, 希望有利于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   一 、 假新闻的现状   在一段时间里, 媒体刊播的假新闻层出不穷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一系列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规定在我国相继出台 。 《 中国新闻工作 者职业道德准则 》 规定:“ 新闻工作者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 应而捏造 、 歪曲事实 。 力求全面地看问题,努力做到从总体上 、 本质上把 握事物的真实性 。 工作要认真负责 ,避免报道失实 。 ” 《 报刊刊载虚假 、 失 实报道处理办法 》 也规定:“ 报刊不得刊载虚假 、 失实的报道和纪实作品 。 ” 《 中国报业自律公约 》 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报纸要 “ 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新 闻活动管理法规 ,忠实履行报纸的社会责任 ,不以任何有损社会和国家 利益的 、 格调低下的或未经核实的报道内容作为报纸参与市场竞争的 手段 。 ” 《 中国记者 》 杂志社从 2001年开始进行假新闻评选活动,已经有 6个年头了 ,年年有千奇百怪的假新闻被评选出来 。 回顾党的新闻发展 史,党在历史上曾对假新闻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治理整顿 。 治理假新闻 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假新闻泛滥 — 进行治理 — 从好转到再度泛 滥 。   二 、 假新闻的由来   出现这么多假新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 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 。 随着受众 兴趣逐渐转向社会新闻,即使记者编辑主观上有正确引导的意图,但往 往经不住精彩 “ 事实 ” 的诱惑 。 十几年前就开始的关于人体特异功能的 报道, 也许最早报道的记者的确是为了探索科学奥秘, 而一旦这些新闻 “ 以受众为向心 ” 而不是 “ 以事实为向心 ” 的时候,原来的初衷便异化了 。 于是,这类明显缺少可靠证据的 “ 事实 ” , 竟能在我们的媒体上连续十多 年不断出现 。 这早已不是什么 “ 倡导科学 ” , 而是在迎合 “ 宁求其怪不求 其真 ” 的一种社会心态 。   媒体竞争的激烈,往往使得记者编辑对新闻真实性看得很轻,而不 管那些精彩的 “ 新闻 ” 是否可靠 。 因为你不刊登, 必有其他媒体会发表; 而其他媒体发表了, 你不转载,又会失去部分受众 。 当单纯追求商业利益 成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时, 便日益腐蚀着新闻传播者应有的道德观念 。 人在这个时候往往容易失去理性, 所以关键在于传播者的理性思考必 须成为工作习惯才行 。 然而,媒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动是非常强大的, 法规和道德自律可以抑制假新闻的出现频率,但却无法根绝假新闻 。 (一 ) 假新闻缘于激烈的报业竞争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 报业竞争日 益激烈 。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读者, 提高 报纸发行量, 就采用最方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即刊登有炒作价值的新 闻 。 这些新闻多是 “ 追求轰动效应 ” 之作, 多是 “ 争奇猎怪 ” 之作, 多是邪 乎得没边儿的故事而另外一些报纸看到竞争对手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或 者手段后获取的巨大经济收益, 便又纷纷效仿,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至达到一种泛滥的地步 。 因有意无意地误传, 炒作假新闻现象时有发 生, 一则假新闻在某家报纸上出现后, 短短几天内能在其他媒体上四处 开花 。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甚至有媒体的体育记者与球员暗渡陈仓, 互利 互惠, 进行互通有无的交易 。 假新闻也是一柄 “ 三棱刀 ” , 它使读者受骗, 造假者身败名裂, 最终也影响着传媒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度和权威性 。 (二 ) 假新闻缘于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从传播学角度看, 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他们 并不是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 他们有自己的喜好, 对于报纸上的信息 也会选择性地吸收 。 一家报纸为了能够让更多读者来关注自己, 或者使 自己的传播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中的记者 、 编辑必然会按照受众的文化 水平 、 喜好来选择相关内容 。 受众的文化素养 、 动机和需求, 对于报纸的 品位和风格有着相当大的反作用 。 那些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屡屡出现,   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就是因为这类新闻存在着一定的读者市场 。 一些 读者的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 以及某些人的 “ 窥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