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中值定理与导的应用(1-6节)
二、罗尔定理 作业 作 业 P194页:3-4(A) 1, 4(2)(4) P195页:3-4(B) 1(2), 2, 4(1)(3), 5 二,曲线的凸性与拐点 1,曲线的凸性 Ⅰ,曲线的凸性 同样单增的函数,有时弯曲的方向不一样。 x y 0 x y 0 下凸 x1 x2 弦上弧下,则曲线为下凸; 上凸 x1 x2 弦下弧上,则曲线为上凸 。 P Q (I) (II) 特别地,若取弦的中点 Q 与曲线弧上的相应点 P 定义1* 设f(x)在区间I上连续,对I上任意两点x1,x2,恒有 则称f(x)在I上的图形是下凸,如(I) P Q 则称f(x)在I上的图形是上凸,如(II) x y 0 x y 0 下凸 x1 x2 上凸 x1 x2 曲线的凹凸性亦可用曲线和切线的位置来描述: x y 0 x y 0 下凸 上凸 直接用定义判别函数的凸性较困难,下面给出利用函数的 一阶及二阶导数的性质来判别函数的凸性的方法: 凸性判别定理 定理 2(凸性的第一判别法) 定理2的证明可见教材P191页。 (凸性的第二判别法) 例 例 来近似表达 f (x). 首先,可定出系数: 为此,我们有 Taylor 中值定理: 展开 拉格朗日型余项。 余项Rn(x)又可写成: 这种形式的余项Rn(x)称为皮亚诺型余项。 称为麦克劳林公式。 例(1) 观察这三条曲线在 x = 0 附近的弥合程度: 误差不超过 则有 x f ( x ) 0 同理可求得: 我们已求得了一些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 我们还可以类似得到以下函数麦克劳林公式: 利用已知的带有皮亚诺余项的麦克劳林公式,可以计算一些极限: 作 业 P184页:3-3 1, 3, 5, 8(1)(3) 第四节 函数的单调性和曲线的凸性 第四节 函数的单调性与凸性的判别法 由于中值定理建立了函数在一个区间上的增量与 函数在这区间内某点的导数之间的联系,因此就为我 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利用导数来研究函数值的变化 情况,并由此对函数及其图形的某些性态作出判断。 一,函数的单调性判定 (上升) (下降) a b a b y 0 x 0 x y 从几何上看, y = f(x) 在 [a, b] 上单增(或单减), 其图形是一条沿 x 轴正向上升(或下降)的曲线。 上升的曲线每点处的切线斜率均为正, 下降的曲线每点处的切线斜率均为负, 定理1 (单调性判定) 例 利用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利用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例 例 所以有 所以 作业 作 业 P167页:3-1(A) 2, 4, 5, 6, 7, 10 P168页:3-1(B) 3, 6, 7, 9 四、柯西定理 例 设 在[a, b]上可导,又 ab0.试证 分析: 所以如令 对它们在[a, b]上应用柯西中值定理即可。 请同学们自己完成证明过程。 第二节洛必达法则 第二节 洛必达法则 现用C-Th来导出求这类极限的简便方法即:洛必达法则 例 注: 1,可见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当分子分母都是次数较 高的多项式时可避免繁硕的因式分解; 2,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时每做一步都要查看一下 是否还为不定型,若不是就不能用洛必达法则,否则 会出错 例 例 例 但若用洛必达法则: 极限不存在。此例说明洛必达法则不是万能的. 可见一味用洛必达法则,则永远无结果。 所以洛必达法则并不是万能的,一旦做不下去必须改用其它方法。 若用消去无穷因子法: 原定理只说 存在等于A或∞,则 显然后者极限不存在,此时洛必达法则不能用! 但当 不存在,则不能说 此时需要用其它方法求极限。 作业 作 业 P174页:3-2(A) 1(单), 2 P175页:3-2(B) 1(单), 2, 4, 6 可补充的例 第三节 泰勒公式 第三节 泰勒公式 泰勒 ( Taylor ) ( 1685 — 1731 ) 英国数学家 不论在近似分析或理论分析中,我们总希望能用一个简单的函数近似地表达一个比较复杂的函数,而在函数中又以多项式较为简单。若能用多项式来近似表达一个函数会给研究带来很大方便。那么又怎样从函数本身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多项式呢? 在微分应用中知, 此式左端是一函数,而右端是 x 的一次多项式。 即用一次多项式来近似代替函数。 但这种表达式的精度不高,它所产生的误差仅 是关于x -x0 的高阶无穷小,且无法具体估计出 误差的大小。 为此,我们用满足一定要求的高次多项式 来近似表达函数,并给出误差的计算公式。 * * 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JA压力变送器说明书.pdf VIP
- ACS800故障代码大全.pdf VIP
- 铁路分公司社会招聘公告.doc VIP
- 第5章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催化剂及催化作用ppt课件.ppt
- 建筑设计任务书模板.doc VIP
- 一种基于GWO-DBO算法的Web微服务组合优化方法.pdf VIP
- 数学(第七版 下册)(机械建筑类)目录.pptx VIP
-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七年级复习提纲.doc VIP
- 税收实务说课稿徐桂峰.doc VIP
- ISO 10009-2024 Quality management. Guidance for quality too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质量管理. 质量工具及其应用指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