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杨德龙)审定人(司怀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撰稿人(杨德龙)审定人(司怀军).PDF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7-2018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撰稿人:(杨德龙) 审定人:(司怀军) 一、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 年 1 月,由原农学院、草业学院、动物医学院、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林学院等学院的部分基础学科/专业整合、发展而成。建院以来, 学院坚持 “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理 念和发展思路,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 甘肃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全国农业院校较早开展生物技术本科教学与研究 的学科之一,该专业于1995 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大专层次的人才培养,1998 年开始 植物生物技术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随后,在2001 年,2004 年和2011 年相继拓展了 动物生物技术、生物制品和生物质能三个本科专业,逐渐形成了具有西北区域农业特 色背景的生物技术专业群(理学)。2015 年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深化改革人才培养 体系,在生物技术专业下实施 “大类招生、模块化培养”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满足人 才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培养,适应社会对生物技术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依托生物技术专业长期的教学和科研沉淀,2003 年获批植物生态生理二级学科博士学 位授权点、2012 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3 年获批甘肃省生物学重点 学科,2017 年生物技术专业被列入甘肃省特色专业。 学院设有植物生物技术系、动物生物技术系、生物制品系、生物质能系和生物统 计与生物信息系5 个教学系和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建立了生物技术专业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其中,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植物学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实验室、植物生物化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学实验室、动物 生物化学实验室、植物遗传学实验室、动物遗传实验室;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植物 生物技术实验室、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物制品实验室、生物质能实验室、细胞工 程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基因工程实验室、古脊椎动物陈列室、古脊椎动物修 2 复室。实验室总面积5120 m ,仪器设备791 台(件),总价值795.7 万元。有校外实 践教学基地4 个。并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尔分校等美国 大学共同实施《1+2+1 中美人才培养计划》,联合培养生物学本科生。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高、潜力大、能力强、富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1 人,其中,教授 13 人,副教授 15 人,讲师 12 人,助教 1 人。博士生导师7 人,硕 士生导师23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 人。1 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 人 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3 人入选甘肃省 “333”和 “555”创新人才,1 人入选高校跨 - 1 - 世纪学科带头人,4 人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3 人入选甘肃农业大 学伏羲杰出人才和伏羲青年英才。 学院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院 教师主(参)编国家级、省部级教材和专著40 多部。6 门课程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精品 课程,1 门课程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 门课程获校级精品课程,19 门课程获校级重点课程。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 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教育厅级)4 项。2014 年植物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获校级教学团队。学院高度重视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活动开展,提高大学生 创新性能力。近5 年,学院累计申请 167 项创新项目,资助金额累计 14.5 万元,其 中国家级共计9 项,校级项目共计158 项,创新项目参与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51.17% 左右。本科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 18 项、省、市级奖9 项,校 级奖37 项。 学院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 “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 专项科研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专项等130 多项科研项目, 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0 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0 多篇,其中60 多篇被SCI 收录,申请授权国家专利30 多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成果十分显著。学院已与国内外十几所高 校与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先后与美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