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4-2010 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5-2003 菌种传代与保藏 菌落为黑色有金属光泽、棕褐色或灰色, 菌落周围培养基可呈黑色或棕色;有些菌株形成灰绿色的菌落, 周围培养基不变。 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检验程序 采样样品处理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平板分离生化试验结果报告 1.样品处理: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 g(mL),置于盛有225 mL GN增菌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以8 000 r/min~10 000 r/min均质拍打1 min~2 min。2.增菌培养:置于36℃培养6-8h,培养时间视细菌生长情况而定,当培养液出现轻微浑浊时即应中止培养。3.分离:分别用接种环取增菌液1环, 划线接种于一个SS琼脂平板和一个EMB平板。于36 ±1 ℃分别培养18 ~24 h (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志贺氏菌在这些培养基上呈现无色透明不发酵乳糖的菌落)。 注意事项 鉴定 菌种的传代与保藏 我国提供的标准菌种通常是以冻干粉的形式包装于熔封的厚玻璃容器中。 菌悬液的制备 每次使用取分装好的甘油冻存管移入接种室或净化工作台,放置室温后接种至已灭菌营养肉汤中( 5ml/支, 生孢梭菌用10ml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将已接种毕的细菌管置35~37℃培养18~24小时,取出备用。 各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操作习惯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快速稳定的菌液制备标准程序。 操作步骤 1、接种前用1:1000新洁尔灭擦拭工作台面,然后开紫外灯消毒30分钟。 2、自冰箱取出保存工作用菌种,室温放置20分钟,温度平衡后才能传代。 3、实验人员进入缓冲间,换鞋、穿无菌衣、戴口罩,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双手,并将培养基及菌种移入阳性菌接种室。 4、接种后置规定温度、时间培养。取出观察,菌种生长良好,放入冰箱保存备用。 注意事项 保藏的菌种应是生命活力旺盛的新鲜培养物,至少应是第三代的培养物。 必须定期检查保藏菌种冰箱的温度、湿度以及菌种管的棉塞是否松动或生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浓菌液一般于冰箱中保存可用7天。 菌悬液制备后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的可以在24小时内使用。 对于具有稳定的孢子形态的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使用孢子储备液,在验证过的期间内,其稳定的孢子储备液可以保存在2~8℃一直使用。 注意事项 黑曲霉转种操作应在超净工作台(或相当此环境)中进行,关闭风机,靠近酒精灯操作; 每次移植后,应与原菌种的编号、名称逐一核对,确证培养基特征和纯度无误后再继续保藏。 保藏时,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用血肉汤(琼脂)培养基;生孢梭菌用流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铜绿假单胞菌在冰箱中易发生菌体自溶而死亡,不宜用本法保存。 菌种保管 菌种保管应有专人负责,专柜贮藏,确保菌种安全。因工作变动时,必须做好交接工作。 菌种应有详细登记本,记录使用、转移及销毁情况和原因,菌种管上应有标签,表明菌种编号、代次、批号、日期。 购置菌种,应有介绍信。全部保存菌种应具备清单,并定期向部门负责人报告。 过期菌种应及时处理、登记,经121 ℃30分钟灭菌消毒。 * * * *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菌的分布 沙门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通过沙门菌病患者或健康带菌的人和动物的排泄物污染环境和食品。 易于污染的高危食物:畜禽肉类、蛋、奶及其制品。 沙门菌在肉类中不分解蛋白质,不产生靛基质,所以当食品污染了沙门菌后,通常没有感官性状的改变。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目的:修复损伤的细菌细胞。 缓冲蛋白胨水(BPW) 肉汤:是基础增菌培养基,不含任何抑制成分,有利于受损伤的沙门菌复苏。使受损伤的沙门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态。 方法:25 g(mL)样品置于盛有225 mL BPW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若样品为液态,不需要均质,振荡混匀,直接进行培养。于36 ℃±1 ℃培养8 h~18h。 前增菌 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1 mL, 转种于10 mL TTB 内, 于42 ±1 ℃培养18 ~24 h。同时, 另取1 mL, 转种于10 mL SC内, 于36 ±1 ℃培养18 ~24 h。 分别用接种环取增菌液1环, 划线接种于一个BS琼脂平板和一个XLD琼脂平板(或HE琼脂平板或显色培养基平板)。于36 ±1 ℃分别培养18 ~24 h (XLD琼脂平板、HE琼脂平板、显色培养基平板) 或40 h~48 h (BS琼脂平板),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 选择性增菌与分离 划线接种,分离纯化 国产BS 进口BS 进口XLD 国产XLD 菌落呈粉红色,带或不带黑色中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