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用香精香料 ; ; ;  ; ; ;(1)顶香剂(头香):较易挥发的香料(低沸点),其作用是能使主香成分显露出来;
(2)主香剂(体香):是决定香精香型的成分,代表香精的真正格调——主体香韵;
(3)定香剂(基香):调和香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香精中各种成分挥发均匀;
(4)辅助剂(谐香):使香精中香气清新幽雅、丰富而不单调;
(5)稀释剂(溶剂):调节香精的浓度、均匀度,一般用乙醇、丙二醇、植物油等。; ;按属性分类:
a、天然食用香精:指全部用天然食品香料混合调配而成。即WONF,食品香精“With Other Natural Flavor”;
b、天然等同食用香精:天然食用香料+天然等同食用香料→调配而成或经酶促发酵而成的香精;
c、人造香精:天然食用香料+合成食用香料
         合成食用香料+合成食用香料
                       价廉但是安全的
d、反应香精:肉味香精;  ; 
c、乳化香精
  特点:提供香气、色泽、混浊剂,在水中能迅速分散或呈稳定的乳浊剂,保存期六个月以上,不适宜低温运输,保存。
  应用:饮料、奶制品。
d、粉末香精
 (1)微胶囊
 (2)吸附型粉末香精:原味物质直接被吸附在载体表面,香气强烈。
  淀粉→水溶→香基→喷雾干燥→产品
  载体:蔗糖、葡萄糖、糊精、食盐、味精;
(2)食用香精所用的溶剂及载体
a、乙醇:Ethyl Alcohol CH3CH2OH
乙醇的处理:可用NaOH、KMnO4及活性碳出去乙醇内杂质。
  一般100升乙醇用30-50g活性碳即可出除去乙醇
  内杂质,一般是用桦木、椰壳做成的活性碳。;b、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PG)
来源:
性状:无色无嗅,微有温暖的口感,外观粘稠,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水,可与水、乙醇、甘油互溶。
沸点:185-189℃。
优点:完全无香,不影响香气香味。与水、乙醇互溶,所以可以作为水溶性香精的溶剂。沸点高,不易挥发,所以亦可作为耐热性香精。无毒,无害。长期放置不变质,性质稳定,低价。;c、甘油:Glycerin
来源:制皂工业的副产品,亦可由丙烯、丙烯醇酸化而得。
性状:无色透明浆状液体,无嗅,味甜,与水、乙醇、丙二醇任意比互溶,不溶于脂肪油,长期低温不会固化。
  沸点:290℃。
d、水——蒸馏水
要求:去离子水,符合食用标准;e、色拉油
来源:食用植物油,经脱嗅、脱酸、脱色工艺而制的。
性状:无色至微黄色澄清液体。无嗅或有轻微的油脂气。低温下凝固,长期存放与空气接触→酸败→油脂气。与水、丙二醇、乙醇互不相溶,与苧烯可以互溶。对香料中心团体香料溶解度较小,如香兰素等。;f、三醋酸甘油酯:Triacetin
  来源:醋酸酐+甘油酯化   
  性状:无色粘稠液体。有微弱的脂肪气。500ppm时有淡弱的甜味,浓度高时味苦。与乙醇互溶,水中溶解度为7%。放置时间长(1-2个月)会分解,纯乳酸气。;g、柠檬酸三乙酯:Triethyl Crorate
  来源:乙醇与柠檬酸酯化
  理化性质:无色粘稠液体。轻微的果香与酒香。500ppm:苦味;100ppm:不易察觉。沸点:294℃。; ; ; ;食用香精的应用
A、食品类:菜肴、瓜子等;
B、糖果甜食类:硬软糖、巧克力、果脯等;
C、软饮料类:汽水、果汁,各种营养饮料等;
D、冰冻食品:棒冰、冰激凌等;
E、酒类、烟类:白酒、红酒、葡萄酒、卷烟产品等;
F、植物蛋白类:豆浆;
G、药品类:止咳糖浆、风油精等;
H、动物饲料类:鸡、猪饲料;
以上香精用量大约在:0.1~1%之间。;食品的香味是指人们在吃的时候口中的综合感觉:
味觉较单纯一些:有甜、酸、苦、咸等四类基本味;
香气的感觉较复杂:多种多样,人与人之间的灵敏度也不一样;香气——嗅觉
  鼻腔:鼻孔——咽的腔,有左右两半
  上部粘膜层:主要起嗅觉作用,分布有区域嗅感器;
  下部粘膜层:起调节空气温湿度的作用,有很多毛细血管。
1、香气的产生:
    发香物质接触到嗅感粘膜→产生嗅感反应→传递到嗅感球→传递到大脑高级皮质中心→香气;2、原理:多种理论,主要有二种嗅感刺激理论
(1)化合刺激反应:指区域嗅感器内存在一种能与香味的刺激物进行化合反应的物质。
(2)物理吸附作用(吸附复原机制):指感官表面接受吸附刺激物分子(香味)而引起刺激作用,且这种刺激作用随刺激物分子的消失而复原。;三、调香
     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选择适当的香料品种并确定恰当的比例,按照一定的调配工艺将其调制成香精的技艺即为调香。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基本条件:了解、熟悉并掌握各种单体香料的香气特征及作用,具有灵活的头脑+创意
要求做到:辨香→仿香→创香;;4)Henning法:1915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实验1 反光(矿相)显微镜.ppt
 - 实验3.1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ppt
 - 实验4.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ppt
 - 实验05金属相图(Pb-Sn体系).ppt
 - 实验7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ppt
 - 实验-8-原生质体游离与体细胞融合.ppt
 - 实验13-大学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ppt
 - 实验八 蜜蜂警戒信息素2—庚酮的合成.ppt
 - 实验八 通信系统链路仿真.pptx
 - 实验操作3-2 个人数字证书签发发送和加密安全.ppt
 
- 新型萘四甲酰亚二胺类侧链功能化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pdf
 - 信息重组策略在即兴发言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分析——以《中国民居(第二季)》模拟口译实践为例.pdf
 - 叶兆言历史题材创作的互文性研究.pdf
 -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徐州市铜山区D镇小学为例.pdf
 - 循环加载环境下高温超导堆叠结构低温压缩及多场性能实验表征研究.pdf
 - 氧化钨_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调控及其气敏传感特性研究.pdf
 - 厌氧好氧时间比对EBPR中好氧颗粒形成及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pdf
 - 氧空位对NbO2金属-绝缘转变的影响机理研究.pdf
 - 氧化物半导体的晶面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究.pdf
 - 信息流模式下社交电商平台青年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