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在全球化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新模式构建的设计研究.doc

在全球化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新模式构建的设计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WORD格式.资料 . 专业.整理 基于教育全球化和家校合作教育的理念 融合型现代家庭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研究 张国超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教育全球化的理念和家校合作教育理念,提出中国家庭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基本概念界定以及家校合作教育理论体系的分析,最后建构我国融合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体系,并提出该理念体系的特征,以期待解决当今我国家庭教育理念模糊混乱和教育实践滞后的现实问题,为现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教育全球化 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教育 教育理念体系 作者简介 张国超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授 博士 东北师范大学家校合作教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广东省家校合作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天才儿童教育协会理事 一 问题的提出 教育全球化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出现和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促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越来越在国际社会舞台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文化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现象的出现,引发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对世界教育变革和发展趋势的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教育全球化的理念和趋势。 教育全球化是指跨越各国时空、制度、文化和经济等障碍,实现全球范围内教育交流合作、达成共识与共同行动、并不断获得现代化实施的过程和结果。[1]它经历了在工业革命以前要素流动(观念传播)阶段、从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西方教育模式复制阶段(即西方主导阶段)以及二战结束到21世纪初的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及全球性教育体系)阶段的演变,而且欧美国家先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大推动了教育全球化进程。 就内容而言,教育全球化主要包括为教育资源(要素)的跨国流动、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等形态。[2]教育资源(要素)的跨国流动主要是留学生现象以及国家间教育援助(包括资金和物资)、校际合作(互换教师与课题合作等)、教材输出、制度模仿等。全球性的教育现象主要是教育观念或理念、教育制度与模式、教育内容与手段等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即全球化教育体系,包括各国教育实践以及网络教育、跨国教育(国际文凭教育)、大学分校教育等。 《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一文指出教育全球化意味着教育国际化、现代化、变革化、融合化,反映了教育全球化的特征和趋势。可见,教育全球化是一种全球化现象,也是一种当今世界教育变革的总趋势,包含了教育资源全球化整合、教育理念全球化融合以及教育体制与模式的全球化融合,具有冲突性、市场化、现代性、组织性和融合性等特征。 基于教育全球化的理念和趋势,我国家庭教育理念面临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研究视野局限于现象与问题、家庭教育理念传统化和碎片化,严重制约了家庭教育发展以及学校教育变革。基于教育全球化的理念,实现各种教育理念全球化融合,有助于构建融合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体系。因此,这种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家庭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2、家校合作教育的理念 家校合作教育理念源于家校合作思想和相关概念,经历了从家长参与、家校沟通、教育介入、家长配合教师等概念到家校合作概念、合作教育学理论以及家庭、学校和社区合作教育理论,最后到家校合作教育概念和理论的演变。 家校合作思想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美国。1840年美国著名教育家艾玛·哈特·威拉德(Emma Hart Willard)建议,母亲们要和学校、教师建立合作关系,以共同关心儿童教育和发展,同时要在老师和家长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因为两者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3]1853年马萨诸塞州丹佛学区教育局长查尔斯.纳森德提出“学校需要家庭的帮助,与家长充分及时由衷的合作是我们学校成功的必要条件,就像阳光和雨露对植物成长一样必不可少。”[4]此后公共教育家亨利.巴纳德提出“母亲们对孩子们具有不竭的影响力,她们应该去学校看看,并参与公共教育改革。”[5]19世纪后期,澳洲、英国提出家校合作思想。1870年英国颁布《初等教育法》,1872年澳大利亚颁布《教育法案》,都蕴含了丰富的家校合作思想。 中国家校合作思想先后出现在民国时期和改革开发初期。民国时期,1917年朱庆澜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提出“家庭同学堂要一气”。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