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T高密度澄清池设计计算.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水量 Q=47250t/d=1968.75t/h=0.547m3/s 二、构筑物设计 1、澄清区 水的有效水深:本项目的有效水深按7.8米设计。 斜管上升流速:12~25m/h,取22.5 m/h。 ——斜管面积A1=1968.75/22.5=87.5m2; 沉淀段入口流速取60 m/h。 ——沉淀入口段面积A2=1968.75/60=32.81m2; 中间总集水槽宽度:B=0.9(1.5Q)0.4=0.9×(1.5×0.547)0.4=0.832m 取B=1.4m。 从已知条件中可以列出方程: X·X1=32.81 ——① (X-2)·(X-X1-0.4)=87.5 ——② 可以推出:A=X3-2.4X2-119.51X+65.62=0 当X=11.9时 A=-11.25<0 当X=12时 A=13.9>0 当X=14时 A=666>0 所以取X=14。即澄清池的尺寸:14m×14m×7.41m=1452.36m3 原水在澄清池中的停留时间:t=1452.36/0.547=2655s=44.25min; X1=32.81/x=2.34 , 取X1=1.9m,墙厚0.4m 斜管区面积:12m×11.7m=140.4m2 水在斜管区的上升流速:0.547/140.4=0.0039m/s=3.9mm/s=14.04m/h 从而计算出沉淀入口段的尺寸:14m×1.9m。 沉淀入口段的过堰流速取0.05m/s,则水层高度:0.547÷0.05÷14=0.78m。另外考虑到此处设置堰的目的是使推流段经混凝的原水均匀的进入到沉淀段,流速应该比较低,应该以不破坏絮体为目的。如果按照堰上水深的公式去计算:h=(Q/1.86b)2/3=(0.547/1.86×14)2/3=0.076m。则流速为0.385m/s。这么大的流速经混凝的原水从推流段进入到沉淀段,则絮体可能被破坏。 因此,考虑一些因素,取1.05m的水层高度。 推流段的停留时间3~5min,取4 min。 V=1968.75×4/60=131.25 m3 则宽度:131.25÷2.65÷14=3.53m,取3.4m。 反应段至推流段的竖流通道的流速取0.05m/s, 则宽度:(0.547+60/3600)÷0.05÷14=0.81m。取1.45m, 考虑到此处底部要做一些土建结构的处理。见图纸。 2、污泥回流及排放系统 污泥循环系数0.01~0.05,取0.03。 1968.75×0.03=59.1m3/h,泵的扬程取20mH2O。采用单螺杆泵。 系统设置三台。一台用于污泥的循环,一台用于污泥的排放,另一台为备用。 螺杆泵采用变频控制。 污泥循环管:DN200,流速:0.443m/s。 污泥循环的目的:1、增加反应池内的污泥的浓度;2、确保污泥保持其完整性;3、无论原水浓度和流量如何,保持沉淀池内相对稳定的固体负荷。 污泥排放的目的:避免污泥发酵,并使泥床标高保持恒定。 污泥床的高度由污泥探测器自动控制。 3、絮凝池 本项目的有效水深按7.8米设计。 停留时间6~10min,取8 min。 则有效容积:V=1968.75×8/60=262.5 m3 平面有效面积:A=262.5/7.8=33.65m2。 取絮凝池为正方形,则计算得A=5.8m,取整后a=6m。 絮凝池的有效容积: 6m×6m×7.8m(设计水深)=280.8m3。 原水在絮凝池中的停留时间为8.56min 4、反应室及导流板 Q=47250t/d=1968.75t/h=0.547m3/s ①——管道流速取1.0m/s,管径为DN800(流速1.04 m/s); 设计图中过水面4*1.85=7.4m2;流速为0.074 m/s。 ②——管道流速取0.8m/s,管径为DN900(流速0.82 ③——流速取0.6m/s,0.547÷0.6÷(3.14×0.92)=0.32m,取0.3 ④——回流量:设计水量=10:1,絮凝筒内的水量为11倍的设计水量(6.017m3/s)。筒内流速取1.0 m/s,则Di=2.768m,取内径:φ2700mm,筒内流速:1.05m/s。 ⑤——流速取0.5m/s,6.017÷0.5÷(3.14×2.7)=1.42m,取1.5 m;v=0.47m/s。 ⑦——流速取0.4m/s左右。则D×L=(0.547×10)/(0.4)=13.675m2 取高度:1.2m;锥形筒下部内径:φ3700mm;流速:0.39 筒外流速:(0.547×11)/(6×6-3.14×2.72/4=30.28)=0.199 m/s 筒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