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液相中的化工处理过程76.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稀土分配 萃取 D值大于1,易萃组分,进入有机相 D值小于1,难萃组分,留在水相中 反萃 调节洗涤剂酸度,改变有机相中各稀土D值,使其在两相中重新分配 Organic phase water phase 图4-45 D与酸度的关系(P204) * * 5.2 槽式萃取单元的基本结构 萃取单元 混合槽 澄清槽 萃取级数 溶液经过一个单元即经过一次或一级萃取 通常30~120级 连续萃取 萃取 洗涤 反萃 萃取剂再生 * * 图4-46 箱式混合澄清器 a 箱式混合澄清器结构(3级);b 内部两相流动 * * 5.3 萃取级数的确定 An+m , Bn+m 有机相出口 1 2 n n+m MF=A+ B 物料进口 An+m , Bn+m 洗液进口 A1, B1 萃取剂进口 A1 , B1 水相出口 萃取段 洗涤段 图4-47 物料与级数计算模型简图 * * (1)测定分离系数和确定萃取体系 计算依据 物料平衡由分离任务确定 分离系数测定 各级萃取比E组分在萃取相和萃余相中之量比 测定分离系数 萃取段β,洗涤段β’,小者作为计算依据 确定萃取体系 分割线确定 易萃组分A,进入有机相 难萃组分B,进入水相 * * (2)确定分离指标 纯化倍数 定义seep105 数学表达式 a:A的纯化倍数 b:B的纯化倍数 f:进口物料中摩尔分率 P:第n+m级有机相中摩尔分率 Y:物质的回收率 M:某级的摩尔数 由分离任务确定 * * 出口分率 有机相 水相 (3)混合萃取比 若 ,β小,萃取段控制 若 ,β’小,洗涤段控制 E:萃取段混萃比;E’:洗涤段混萃比 * * (4)确定级数 萃取段级数 洗涤段级数 应用实例(p108) tips 计算出口分率f; 判断控制段(萃取段or洗涤段),计算混萃比E; 计算级数 * * 5.4 氟碳铈矿稀土矿的组成与工艺初步分组 富集与分离 先进行混合稀土的分组分离或富集,然后从富集物中进行单一稀土分离 切割位置 分离系数较大的两个元素之间,兼顾产品的要求、设备条件、操作稳定性 “三出口”工艺,即将原料分成轻、中、重稀土 组分 La Lanthanum Ce Cerium Pr Praseodymium Nd Neodymium Sm Samarium Eu Europium Gd Gadolinium Tb Terbium Dy Dysprosium Ho-Lu Holmium Y Lutetium 含量w% 25.0 49.5 5.0 15.5 1.5 0.2 0.5 <0.1 0.1 <0.1 0.2 表4-18 包头氟碳铈矿的组成 * * 图4-48 氟碳铈矿稀土分组方案(流程) 稀土转型 用稀盐酸反萃,将硫酸稀土转化为氯化稀土 * * 5.5 氟碳铈矿稀土的分离流程 分离过程 浓硫酸焙烧所得RE2(SO4)3,用水浸取后,经沉降分离掉泥沙状不溶性杂质,便进入萃取分离流程。 萃取分组,萃取分离钕,萃取转型。 * * (1)分组 (2)分离钕 (3)萃取转型 图4-49 P204从RE2(SO4)3净液中萃取分离稀土 钕铁硼永磁材料 * * End of chapter 4 n=反应级数 * 偏钨酸铵 * 以选择性渗透为例,若A、B两种物质穿过液膜的速度不同,前者比后者快,则经过一定时间,快的A就会富集在膜的另一则,慢的B就不能穿过膜。图4-1-17是乳状液膜分离稀土的流程。制乳分两步进行,先用高速搅拌器预制,再用胶体磨精制。分离塔为喷射塔,使两个液相间充分接触。破乳采用脉冲高压静电法实现。该系统的稀土提取率为92%~94%。 *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 过滤工序不用一般的活性炭,而用特殊的吸附剂和助滤剂。吸附剂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等。该工序的目的是通过吸附剂和助滤剂的吸附、脱色作用,保证产品DOP的色泽和体积电阻率两项指标,同时除去DOP中残留的微量催化剂和其他机械杂质。 * 表示某一结构单元结尾的活性链(M壒)与其自身单体(M1)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k11与另一单体(M2)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k12的比值,它用r(r1、r2等)表示,则   r1=k11/k12,r2=k22/k21 表示某一结构单元结尾的活性链(M壒)与其自身单体(M1)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k11与另一单体(M2)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k12的比值,它用r表示。r>1表示自聚倾向比共聚大;r<1表示共聚倾向大于自聚;r=0表示不能自聚。 3)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槽 意大利迪拉公司开发的SPE法(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 * * * 4.3 非均液相体系 ─ 氯乙烯的

文档评论(0)

共享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7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