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国思想史.ppt

  1. 1、本文档共2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眼宗 法眼宗。文益创立。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提出“理事不二,贵在圆融”和“不著他求,尽由心造”的主张。以“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概括其宗风。 禅宗的影响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它在中国哲学思想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都从禅宗中汲取营养。8世纪,新罗僧信行入唐从神秀受法,将北宗禅传至朝鲜;道义从马祖弟子智藏受法,回国传入南宗禅,称禅寂宗,后改称曹溪宗,为朝鲜禅宗主流。12世纪末,日僧荣西入宋,受法于临济宗黄龙派虚庵怀敞,将此宗传入日本,称千光派;俊荷受杨岐派禅法,回国弘传,南宋末年中国禅僧多人渡日,传杨岐派禅法。13世纪初,日僧道元入宋,从洞山第十三代弟子天童如净受法,将曹洞宗传入日本。17世纪,福建黄檗山万福寺隐元隆琦应邀赴日弘法,设坛传授禅戒,成为与曹洞、临济并列的黄檗宗,至今不衰。 第四章 宋明理学 第一节 “北宋五子”与朱熹 第二节 理学和心学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清代思想与学术 第一节 “北宋五子”与朱熹 一、理学的产生 二、“北宋五子”的思想 三、朱熹的哲学思想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哲学家、理学的奠基者。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爱庐山风景,购地筑室以居,取故乡“濂溪”命名。宋神宗熙宁元年病终于此。后人称周敦颐为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 张载(1020-1077) 字子厚。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随父侨寓于凤翔郿县横渠镇(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以后即在横渠镇讲学。当时人们称之为横渠先生,弟子多为关中人,后人称他的学派为“关学”。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嘉祐年间举进士,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与先后被贬至洛阳的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相互联系,继续反对新法。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 程颐(1033-1107) 北宋哲学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十四、五岁时,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司马光执政时,被荐为崇政殿说书,与修国子监条规。在为哲宗侍讲期间,敢以天下为己任,议论褒贬,无所顾忌,声名日高,从游者日众。著有《周易程氏传》等。 邵雍(1032-1085) 北宋哲学家。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其祖先为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年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勤奋好学,潜心学问,以先天象数之学名于世。他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为理学重要人物。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朱熹(1130-1200) 朱熹 南宋哲学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朱熹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约40年,做官不过10来年。他在任地方官期间,主张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第二节 理学和心学的主要问题 一、陆九渊的思想 二、心学的发展 三、对理学和心学的比较 第三节 清代思想与学术 一、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清代思想发展的大势 * * 张岂之(1926—),前西北大学校长, * * * * * * * * * * * * * * * * * 一、道教的起源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礼乐文明,在理论上,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时期术士神仙修炼的经验和成果。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有:道教宇宙观,道教人生观,道教哲学,道教神学,道功道术,斋醮仪范,医学养生,阴阳风水,命相预测,道场法事,道教武术,道教音乐等十二个方面。 二、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大师 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共享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7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