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5表达技巧.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5表达技巧.doc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 技巧 一、表达技巧简介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 种多样,难以穷尽。 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 为以下几类: 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 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 明、议论、抒情等。在古 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 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之别。在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 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 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 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 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 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换 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 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 接抒情两种。李白“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也算是 直接抒情。而姜夔《扬州 慢》二十四桥仍在,波 慢》 二十四桥仍在,波 心荡,冷月无声”,却是 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一样,都是借 景抒情。 运用表现手法的 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 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 《孔雀东南飞》的“孔雀 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 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 比、烘托、反衬、托物言 志、拟人化等等,不一而 足。 难》长风破浪会有时, 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 例1:绝句二首(其 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 感慨。诗的前两句写景, 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 的风景画。你看:漫江碧 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 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 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 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 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 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 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 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 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 白;一个“欲”字,则以 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 之摇曳而多姿。看来诗人 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 这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画。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 此,而在后面两句:“今 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 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 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 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 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这样看来全诗更主要的技 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 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 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谋篇布局的技巧 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的 律诗绝句,篇幅虽然短小, 但十分讲宄谋篇布局.懂得 古代诗歌谋篇布局的技巧, 也是诗歌鉴赏必备的条件。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 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 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 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 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 果。 例2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 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 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 以后写的一首词。这首词 通篇不对当时的处境作正 面描写,而是写梦境,写 梦中游上苑的热闹景象和 花月正春风”的美好景 色。为什么这样写?是用 梦境来反衬现实。梦境写 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 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 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 恨”得今日处境的凄凉, 恨” 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 例3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 见出冋。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 7X始道局。 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 喻,这是不难看出来的。 但 借“小松”究竟写 什么样的人呢?托“小松” 讽刺什么呢?这便是鉴赏 应该完成的任务。因此要 作一番探宄。 首句扣住小松之“小”写 它的生活环境和生命力。 刚出土的小松树生活在 深草里”,但它不屈服, 不示弱,而是“刺头”一 一长着松针的头虽细但直 而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 锐不可当。“蓬蒿”是较 高的野草,而今小松冲出 了蓬蒿。这里的“出”与 上句“刺”相呼应,很有 力度。“渐觉”用得有分 寸,既写出“出”的过程, 又是爱护小松的细心人观 察所得。不关心小松的人 对它的“出”则是视而不 见的。故 笔锋一转, 发出深深的感慨:“时人 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 道高。”第一句的“凌云 木”指小松,后一句的 “凌云”是指长成参天大 树的松。“时人不识凌人 木”,是说世俗之人没有 眼光,没有见识,不知小 松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 成为栋梁之材。一直等到 它长成“凌云”大松以后 才说“这树真高”。原来 诗人写小松实际是写不被 人所识的年少而有发展前 途的之人,写出他们的不 幸命运,讽刺的是那些"不 识〃人才的人。到了这一步 算是完成了对这首诗表达 技巧的鉴赏。 三、典型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 面的题目 望海楼 米芾 云问铁瓮近青天,缥缈飞 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 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 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