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热能与动力地工程卓越地工程师培养方案设计(重庆大学2010-10-25).doc

热能与动力地工程卓越地工程师培养方案设计(重庆大学2010-10-25).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热能与动力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一、概况 1、学院及专业概况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原动力系)始于1937年的重庆大学工学院动力科,是全国最早的热科学与工程科研教学基地之一。1998年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将学校原有的工程热物理、电厂热能与动力、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合并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7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开始招生;2010年批准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进一步拓宽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七十多年来,学院已发展为拥有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六个二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省级重点学科、以及“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热科学与能源动力工程研究生、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院的办学总体思路是:立足西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以能源动力学科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教学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适应全球化人才需求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宽基础、创造型人才,使动力工程学院成为世界高水平的、国内一流的热科学、核能科学和能源动力工程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设有热能工程系,动力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核能工程系,可再生能源系,中心实验室,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HYPERLINK / 仿真工程研究所, HYPERLINK / 能源与环境研究所, HYPERLINK /thermo/首页.htm \t _blank 热力学及节能技术研究所等。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在校专任教师5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名、教授22名,副教授12名,高级工程师3名。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1名。 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1385名,硕士研究生374名,博士研究生97名,博士后研究人员8名,“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先进能源动力技术及系统”已经通过验收。三期“211工程”及“十一五”“985工程”平台建设已经全面启动。面向本科的“热动类专业自主创新实验室”及“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实验室”已经建成,投入了运行;现正抓紧进行“热动类专业实验室”及“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升级提高建设。 “十一五”规划教材《工程热力学》已列入了高教出版社的“百门精品”课程教材计划。另外,《泵与风机》及《热力发电厂》、《工程流体力学》、《锅炉原理》等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我院还担任了全国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协作组组长。 近年来,本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及863计划等国家级及省部级以上项目100余项,每年科研经费达1200万元。每年在一级学报及外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论文80余篇。学院在国内同行业中已经具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 2、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掌握热能与动力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能源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国内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科学和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2.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的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热工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方法、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制冷与低温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具有熟练正确的计算机应用和热工试验仪器仪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4.掌握与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的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能源方面的主要法规。 5.具有进行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6.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终生学习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 8.初步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3、卓越工程师培养学生规模 培养规模:每年从新入校的本科生中选拔30人,保证最终80%的同学实行本-硕连读“3+1+2”工 4、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建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知识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等关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