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10-06德国中学生的汉语情缘.PDF
Konfuzius-Institut Metropole Ruhr
德 国 杜 伊 斯 堡 - 埃 森 大 学 ·鲁 尔 都 市 孔 子 学 院
Bismarckstr. 120, 47057 Duisburg
通讯报道
德国中学生的汉语情缘
德国伯乐高级文理中学 2016 届毕业生采访纪实
2016 年 9 月,德国埃森市伯乐高级文理中学的三名毕业生海涛(Leopold Raab )、
沙国强 (Alexander Sayern-EI-Dahr)和艾明(Lukas Albrecht)将作为孔子学院奖学金赴华
交流学习一年。行前,他们和其他几位汉语班的同学一起受邀前来鲁尔都市孔子学
院,接受笔者采访。
同学们在孔院阅览室接受采访
伯乐高级文理中学是孔院重要的教育合作伙伴之一,自 2014 年 6 月正式签署协议
以来,双方在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方面进行了积极广泛的合作,孔院执行院长乐
苏珊女士(Susanne Löhr)还担任该校“中文合唱团”的顾问,而本次造访孔院的这
批学生均是合唱团成员,已学习三年汉语,且都通过了 HSK 二级或三级考试。他们中
的海涛还多次参加 “中学生汉语桥”比赛,均取得不俗成绩,在今年 6 月份的德国预
选赛上更是稳定发挥,获得一等奖,即将代表德国队赴中国昆明参加第九届 “中学生
汉语桥”总决赛。
说起自己与中文的不解之缘,学生们纷纷提到了九年级时张云刚老师的讲座。当
时他们正在汉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犹豫不决,张老师以 《中文一点都不难》为主题的讲
座仿佛一针强心剂,带他们走上了学习中文的道路。除此以外,满宏毅(Eugen
Mangazeev )还补充道:“我之所以学习中文,还因为它能帮助我在以后的人生中获得
更多的工作机会。” “张老师说的没错,中文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难”,沙国强
说,“对我而言,发音、语法都不是问题,就是汉字有些麻烦。”与他相反,宏毅在
Website: www.konfuzius-institut-ruhr.de
书写方面表现十分出色: “汉字非常美妙,只要多练习,就能写好。”自信满满的他即
兴在采访现场用中文写下了一段话:“很多中国学生有很多学习压力,常有人说压力
山大,学生的父母要他们的孩子孜孜不倦。”
满宏毅同学的即兴汉字秀
三年学习中,与他们同批选择中文的 45 名学生,没有一人中途退出,这个令人惊
讶的成就既得益于张老师出色的教学,也受到了特殊因素的积极影响。2014 年 3 月 29
日,中国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女士曾到访伯乐高级文理中学,旁听了一堂主题为“我
的中国梦”的作文课。课上,彭女士的和蔼可亲不仅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进
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中文的热情。
“我给彭女士朗读了自己的作文”,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艾明(Luskas Albrecht)依
然很是兴奋,“我在作文中写道,自己的中国梦是前往中国,亲眼见识神奇的中
医。”
三个月后,在中国驻德使馆的帮助下,伯乐高级文理中学与上海市曹杨二中结为
姊妹学校,学生们 “前往中国”的中国梦也得以实现。在为期两周的交流中,他们在
上海这个大都市体会了许多全新的东西,收获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大家都非常热情,”国强讲起当初的经历:“我住在寄宿家庭里,他们做了很
多好吃的,临别时还送了我一堆礼物,其中大部分都是各种各样的茶叶。”对此,海
涛也表示了赞同:“是的,我寄宿的那家男主人还跟我讲了各样各样茶叶的历史及生
产过程,我学会了很多。”
学生们还纷纷说出当初与“中餐”有关的回忆,他们曾一起做饭,包出的饺子虽
然外形差强人意,但吃起来相当不错。 “当时一个同学还‘自制中餐’,他用烧水壶
下面条,煮出来的东西非常奇怪。”艾明一边说,一边大笑不止。
在这两周时间里,学生们在上海见识到了飞速发展中的新区,也看到了充满旧时
代美感的老城,对中国的多面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这宝贵的十
几天,将脑海中“虚幻”的中国化为实体,对其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正是出于这个
原因,他们当中有三人一毕业就申请了孔子学院奖学金,前往上海外国语大学、云南
师范大学等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