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用语法 辨 活用 ——名词作动词 中学语文 张璐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文,从语法角度去分析。 一、思考在现代汉语中,名词的功能—— 1.名词一般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 主语或宾语。 2.名词能否充当谓语? 不能。 3.那么一般都是由谁充当谓语? 一般是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请看例句: 二月草已(芽)。(?沈括《采草药》) 请分析成分。 括号处的“芽”显然是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根据现汉的语法,此处需由动词充当;而“芽”今天看,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发芽。 (明确:处在这个位置上,得有这个词性。语言环境决定词性。) 名 词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名词 活用作 状语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名词处在了动词 应该处的位置上。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1、妇抚儿乳 2、大楚兴,陈胜王 3、齐人三鼓 注:翻译时要根据活用词语本身的意思和结合语境作译,考虑上下文意,意思要清楚明白。 乳:喂奶 王:称王 鼓:击鼓进军 规律一: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上。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上述课文例句中的名词处在谓 语的位置上,如果不活用作动词,句子结构不完整,故 而该名词必然活用作动词。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二:名+名(代),即名词带了宾语 名词不带宾语,带的话一般活用为动词。 注:翻译时要根据活用词语本身的意思和结合语境作译,考虑上下文意,意思要清楚明白。 1、腰白玉之环 2、皆披发文身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腰:腰间佩戴 文:画着文彩 域:限制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三: 副词+名词 现代汉语中,副词一般放在谓语前而不能修饰 限制名词,名词如果出现在副词后边就要活用 为动词。 1、不蔓不枝 2、人恒过,然后能改 3、神弗福也 蔓:生枝蔓 ;枝:旁出枝条 过:犯过错 福:赐福,保佑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四: 能愿动词+名词 “能愿动词”是要出现在一般动词前面的,如:能吃, 如果“能愿动词”后面有名词要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的词。 1、沛公欲王关中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云青青兮欲雨 王:称王 水:游水、游泳 雨:下雨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五: 名词+于+宾语 文言文中,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 词(也就是说:介词“于”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面,但如果用在名词后边,那么这个名词常有可能 作动词用)。 1、今王鼓乐于此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3、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田 鼓乐:击鼓奏乐 舍:建筑屋舍 蚕、桑:养蚕、种桑 1、狼不敢前 2、一狼洞其中 3、策之不以其道 4、尉果笞广 5、不毛之地 前:上前 洞:打洞 策:鞭打 牛刀小试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毛:长草 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上 名词+(于)+宾语 名词+代词 名词+名词 副词+名词 本课小结 名词作动词的 一般规律 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上 名词+名词(代词) 能愿动词+名词 副词+名词 名词+于+宾语 语法 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