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胶
胶黏剂/胶黏剂 adhesive 粘zhān 东西互相附着连结在一起:糖粘牙。 用胶或糨糊把一种东西胶合在另一种东西上:粘贴、粘连、粘接。 黏nián 像胶或糨糊的性质:黏性、黏液、黏土、黏米 ①有黏性的东西互相连在一起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糖都粘到一起了。 ②用黏的东西把物体连在一起:粘贴、粘信封。 胶黏剂是一类古老而又年轻的材料。 早在数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胶黏剂。 许多出土文物表明,5000年前我们祖先就会用粘土、淀 粉和香松等天然产物做胶黏剂;4000千多年前就会用生 漆做胶黏剂和涂料制造器具;3000年前的周朝已用动物 胶作木船的填缝密封胶。 公元前200年东汉时期用糯米浆糊制成棺木密封胶,配以防腐剂,使马王堆古尸出土时肌肉及关节仍有弹性,足见中国胶接技术之高超。 到上世纪初,合成酚醛树脂的发明,开创了胶黏剂的现代发展史。目前,与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产量比较,胶黏剂只占第五位,但年增长速度则居第一位。 目前,胶黏剂的应用已渗入到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据报导:国外生产一辆汽车中要使用5~10kg胶黏剂;一架波音飞机的粘接面积达到2400m2 ;一架宇航飞机需要粘接30000块陶瓷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不同行业对胶黏剂及粘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1997年世界胶黏剂总需求量为1700万t,2010年将达2500万t 我国目前已有1200多家企业,品种牌号3000多个,胶黏剂生产能力300万t。其中产量最大的仍然是三醛胶(酚醛、脲醛和三聚氰胺甲醛)和乳液型胶,二者分别占总产量的45.2%和29.2% 从市场应用看,建筑业用量最大,约占总胶量51.8%,其次是纸包装业,约占总胶量的12.6%,第三是制鞋业,约占9.0% 木材胶黏剂用量日益扩大增多,全世界木材胶黏剂产量占胶黏剂总产量的3/4,如美国约60%的合成胶黏剂用于木材加工业,俄罗斯为79%,日本为75%,在我国60%~70%的胶黏剂也用于木材加工业 随着我国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的飞快发展,纳米材料等新材料、新技术在胶黏剂工业中得到应用,今后胶黏剂的性能将更加优异,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全球胶黏剂十强排名 世界合成胶黏剂销售额最大的十家公司占全球总销量的40%,其中汉高是世界上最大的胶黏剂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 1. Henkel(德国汉高) 2. Ciba(德国汽巴) 3. Atofindley(法国阿托菲纳、阿托芬-得利 ) 4. National Starch(美国国民淀粉) 5. 3M(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6. H. B. Fuller(美国富乐) 7. Total(法国道达尔) 8. Konishi(日本小西) 9. Morton美国莫顿 10. Bostik美国波士 粘合剂的定义 凡能把同种的或不同的固体材料表面连接在一起的媒介物统称粘合剂 胶黏剂的种类很多: 1)按化学成分分类:无机、有机 有机:合成(树脂型、橡胶型、复合型) 天然(动物、植物、矿物、天然橡胶) 无机:磷酸盐、硅酸盐、硼酸盐 2)按形态分类:液体、固体 3)按用途分类:结构胶、非结构胶和特种胶 4)按应用方法分类:室温固化型、热固型、热熔型、压敏型 胶黏剂的环境污染及健康问题 由于胶黏剂的组分或者溶剂的化学品多是有机化学物,对环境和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十分严重。胶黏剂中所含甲醛、甲苯、二甲苯或者增塑剂等挥发性有机物(VOC)有关。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皮肤损害:皮肤过敏,接触性皮炎;皮肤起水疱 刺激作用:刺激眼睛、口、喉和鼻腔、呼吸道 肺部疾患:接触正在粘结的某些无机绝缘材料的细尘或纤维有可能引起肺尘埃沉着病;长时间或吸入高浓度的混合的芳香族溶剂和汽油蒸气,有可能发生肺水肿;吸入液态苯或者二甲苯,发生肺水肿、化学局部急性肺炎和出血的机会增加 胃肠功能失调 神经系统影响:吸入丙烯腈、环己烷、甲苯、二甲苯、1,1,1-三氯乙烷和三氯乙烯,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可能发生头痛、眩晕、动作失调、麻木和昏迷;正己烷能引起多神经病变 生殖毒性:接触有机卤溶剂的孕妇,可能发生自然流产或胎儿损害 肝脏损害: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氯乙烯可引起肝损害 心血管损害:二甲基甲酰胺能引起血压升高 造血系统损害: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 致癌性:已经证实苯致白血病;丙烯腈和丙烯酸乙酯为可疑的人致癌物;丙烯酰胺、氯仿、二硝基甲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Z-T 0017-2023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docx VIP
- 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病人入院护理评估表1.doc VIP
- 具有抗菌性能的中熵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 VIP
- 探析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 VIP
- 科技英语的特征.pptx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银川乐口福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动因及对策研究----以蛋糕为例 经管类毕业论文.docx VIP
- 2023年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全套资料.docx VIP
-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精华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