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焦点理论-心理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调节焦点理论-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Vol. 25, No. 4, 682–69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7.00682 调节焦点理论: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毛畅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北京 100070) 摘 要 根据调节焦点理论, 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两种调节焦点:促进焦点驱动人们关注理想, 防 御焦点驱动人们避免失误。虽然调节焦点理论源自社会心理学, 但近年来却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解释组织现象, 对管理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回顾调节焦点内涵的基础上, 归纳了常见的操作化方法, 梳理了调节焦点理论 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调节焦点; 调节匹配; 促进焦点; 防御焦点 分类号 B849:C93 1 引言 焦点理论在组织管理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并提出 未来研究方向。 每个人生来就在不断地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 几个世纪以来, 这一享乐主义原理始终主导着动 2 调节焦点的内涵 机理论。然而, 享乐主义并没有探讨不同的人会 Higgins (1997)指出, 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 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趋近快乐和远离痛苦。这使得 中存在两种自我调节倾向:促进焦点(promotion 享乐主义很难解释一些现象:在追求快乐和避免 focus)和防御焦点(prevention focus) 。二者的本质 痛苦的过程中, 为什么有的人更注重抓住机会, 区别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如图 1) : 有的人更关注避免失误?在获得成功时, 为什么 有的人欣喜若狂, 有的人却淡然接受?在面对失 败时, 为什么有的人伤心沮丧, 有的人却焦虑不安? 直到 Higgins (1997)提出调节焦点理论(regulatory focus theory), 这些问题才得以清楚解答。Higgins (1997)认为, 由于潜在的自我调节倾向不同, 人 们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去追求快乐和远离痛苦, 面 图1 促进焦点与防御焦点的区别 对相同情境时也会有不同反应。调节焦点理论区 资料来源:Higgins (1997) 分了两种调节焦点(regulatory focus), 加深了人们 对个体行为动机和策略的理解, 被视为新兴的动 第一, 服务的需求不同。促进焦点的人关注 机理论。近年来, 调节焦点理论也被越来越多地 发展需求, 看重进步和成就; 防御焦点的人关注 运用于组织研究中(Gorman et al., 2012) 。本文归 安全需求, 重视保护和风险。比如, 同是为了获得 纳了调节焦点的内涵和操作化方法, 梳理了调节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