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夏商周的更替.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元元年 公元100年 公元一世纪 公元前100年 公元前一世纪 公元200年 公元300年 公元前200年 公元前300年 课标: * 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另外也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目录 基本信息 读音 字义 1、容器 2、封号 3、爵之寓意 中国封爵制度 简述 夏商时期 周朝 秦朝 汉朝 曹魏 两晋 南朝 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华民国 国外封爵制度 伯爵 男爵 公爵 侯爵 子爵 相关历史 中国酒器——爵文化 简述 二里头文化期 商代早期 商代中期 商代晚期 殷墟时期后段 西周早期 西周中期 西周晚期 春秋 爵的书法 展开 基本信息 读音 字义 1、容器 2、封号 3、爵之寓意 中国封爵制度 简述 夏商时期 周朝 秦朝 汉朝 曹魏 两晋 南朝 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华民国 国外封爵制度 伯爵 男爵 公爵 侯爵 子爵 相关历史 中国酒器——爵文化 简述 二里头文化期 商代早期 商代中期 商代晚期 殷墟时期后段 西周早期 西周中期 西周晚期 春秋 爵的书法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爵,多义词。常指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在法律上的规定。 编辑本段读音   ◎ juéㄐㄩㄝˊ   爵: CJK UNIFIED IDEOGRAPH-7235 :jué   ◎ 古同“雀”。   笔画数:17,部首:爫,笔顺编号:34432522151154124 五笔:elvf   汉英互译   ◎ 爵   the rank of nobility   是国家三级文物,为商代的酒具,属贵族阶层使用,商代、结盟、会盟、出师、凯旋、庆功,贵族阶层就用这类酒具饮酒。觚、爵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王浣作品《爵》2012.4.28全国上市 编辑本段字义 1、容器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 2、封号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位。官~。~禄(爵位和俸禄)。~士。 3、爵之寓意   古同“雀”。《康熙字典.爵》:〔古文〕????????《唐韵》卽略切《集韵》《韵会》《正韵》卽约切,??音雀。《说文》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雀鸣喈喈,谐音节节,节制饮酒之意,故用雀形)。节足,足也。《字汇》取其能飞而不溺於酒,以示儆焉。《埤雅》一升曰爵。亦取其鸣节,以戒荒淫。 编辑本段中国封爵制度 简述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夏商时期   夏代晚期爵的形制,有的尚带有陶爵的特征,有的则较为精巧。一般器壁较薄,表面粗糙,无铭文,腹部偶有简略的连珠纹。流和尾的倾斜度都不大。流多作狭槽形,且较长,个别也有较短的。流和杯口之际多数不设柱,也有设不发达的钉状柱。夏代晚期的爵都是扁体爵,体截面呈橄榄形。底皆平,鋬与一足成直线,两足在另一侧。目前发现的夏代晚期青铜爵数量不多,造型一般原始拙朴,也有新颖而精巧的。这说明,这种饮酒器已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过程。   案《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究竟事实怎样,并无实物资料佐证。 周朝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参考:   《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战国时期:各诸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