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日经济逆转进20110214
“中日经济逆转” 2011年2月14日 中国GDP规模超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内阁14上午公布了2010年日本主要经济数据,并正式承认GDP被中国赶超 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日本2010年实际GDP总计为54742亿$,比中国的58786少4044亿,从而日本占据了42年之久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由中国取代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字, 201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约为2.8%,而中国在10%左右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日本经济受到了出口下降和消费者需求减少的影响,而中国的制造业则在蓬勃发展 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指出,日本经济在2010年第四季度出现萎缩,主要是因为汽车补贴政策的结束给汽车销售带来压力,而新颁布的一项烟草税打击了烟草销售,此外,日元走强也推动出口下滑 担心世界第二的宝座被中国人抢走是让日本纠结了一年多的心结,有日本媒体将“中日经济逆转终于实现”看作一种解脱 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料 日本GDP被中国赶超 图片来源:世界银行;IMF 总量排名的背后1 ——GDP总量排名的偏差 人均GDP 社会生产效率的差异,使得人口大国在GDP总量排名上占据优势 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低于4500亿美元,世界排名在90名以外,与伯利兹及阿尔巴尼亚差不多,仅相当于日本的1/10,美国的1/11 GDP的结构 中国没有一个世界级品牌,中国的GDP有超过1/4是通过为国外品牌代工和贴牌实现的 GNP 日本拥有大量海外投资,其创造的经济总量约等于日本GDP——即,如果算国民产值(GNP),中国要减1/4,日本要乘以2 总量排名的背后2 ——中国普通民众心态扫描 在二线城市居住,经过十年打拼后成为一家大型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有房、有车,夫妇俩月入逾七千¥,你认为他们的生活幸福吗? 面对“你幸福吗?”这样的问题,多数中国人的心头都犹如打翻了调味罐,酸甜麻辣苦咸,百味杂陈,难以言述:要背负20年的房贷压力、忙碌中日益疏远的亲朋邻里关系、再也看不到儿时那湛蓝洁净的天空、职场激烈竞争前程莫测……这些时不时闯入人们内心,焦虑的滋味总是让人难以体味到“幸福” 这是我们要的生活吗? 衡量经济的真正标准是什么?用“人们是否享受着舒适的生活”来衡量或许更合适 中国人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所以,中国对成为“世界经济老二”的反应是“冷静客观” 国际舆论将许多问号投向刚“转正”成世界老二的中国1 问号1——中国经济总量何时赶超美国?2030、2025、还是2020? 有人说,美国的人口只有中国的1/4,这意味着中国只要将人均GDP提升到略多于美国1/4的水平就可以超越美国 奇怪的赌博产品也应运而生:英博彩公司赌中国十年超美 问号2——成为世界老二的中国将会充当何种角色?是像德国和日本一样成为国际秩序的破坏者还是合作者? 国际舆论将许多问号投向刚“转正”成世界老二的中国2 问号3——有人说,还没迈过“国富民穷”那道坎儿的中国是“世界最强经济体和最穷经济体的奇怪组合”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新认为: “关于国富民穷的问题,这是先长骨骼还是先长肉的问题”。世界大国在发展历程中都经历过国家发展快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就像一个人在成长时先要长好骨骼,人后才会慢慢长肉 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像西方大国那样“外财内移、内压外移”、剥夺别国资源实现的,相反,中国用自己的隐忍替国际社会分担了不少风险 关于中国的未来 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但是不管怎样,未来的中国将注定背着许多问号前行,中国的未来也将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被一步步勾勒 你的观点呢? 既要用“统计”说话,又不能仅仅用“统计”说话 期待:自己专业与统计方法的(完美)结合 * * 2月14日 2011年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