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传染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pptVIP

(培训)传染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法定传染病分类 第二部分 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存在的问题 与对策 第一部分 法定传染病分类 法定传染病共分三大类,共39种: 甲类2种:鼠疫、霍乱 乙类26种:包括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 丙类11种: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等。 其中,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有: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同时,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哪些病种需要报告?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008年纳入)。 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第二部分 既往存在问题及对策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诊疗记录不规范 ①普遍存在医生登记字迹潦草、不好辨认的现象。使用过时的门诊日志登记册,登记项目缺失较多。 ②均不同程度存在门诊医生逐日志登记项目不全,主要为发病日期、职业、转归等项目未记录,部分门诊病人未登记。 ③放射科、化验室无专门登记簿,无送检科室(医生)记录,无传染病相关阳性结果反馈机制与记录。 ④病人姓名、年龄、地址等关键信息登记不准确,全凭自己主观臆断填写,导致一些传染病病人无法追踪和进一步调查。 一、存在的问题 2、诊断不准确 存在部分传染病不按《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①不该报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②如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不应有疑似病例的报疑似病例。 ③个别病例缺乏诊断依据,主观臆断:如梅毒,病人既无临床表现,也无流行病学史,仅凭实验室筛查阳性结果就诊断为梅毒;如乙肝,病人既无临床表现,也未进行肝功能检查,仅凭“两对半”或“表抗原”阳性即诊断为乙肝,而且在感染史不详,未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情况下随意诊断为急性或者慢性病人。 一、存在的问题 3、传染病报告卡信息不全不准确 ①卡片不完整: 卡片类别未标记; 其次是少数乡镇仍然使用过时卡片,导致诊断时间无“时”记录; 填写地址不详在报告卡中存在问题较多,乡镇、街道、村委、小区、门牌号、楼单元号未详细填写。较多的情况是比较笼统或漏填,如患者住址只填写到乡镇、街道。流动人口住址填写成原籍,现住址不填写患病时的具体地址(如宾馆旅店或打工探亲的详细地址,住校学生应填写学校地址,而不是家庭地址)。由于地址不详,对于诸如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②卡片不准确: 主要表现为逻辑错误, 如学龄人群标记为散居儿童或者农民; 医生填卡日期先于诊断日期等,由填卡医生笔误造成的可能性较大; 诊断日期先于发病日期。 一、存在的问题 4、传染病报告卡信息订正不及时 ①未及时订正:所有乡镇对变更传染病均未及时订正和填写纸质订正卡片,部分肺结核病例经转诊至县结核所,排除或变更病例类别后,填报乡镇未及时将纸质卡片信息与网络进行核对后订正。 ②网、卡信息不符:主要是肺结核病例未及时订正,导致网、卡发病日期、诊断日期、诊断类别、诊断病名等信息不符。其次是年龄不符。 一、存在的问题 4、疫情报告自查工作,执行情况较差。 一是自查无记录。导致工作人员工作后无痕迹,无依据可查。 二是未开展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定期核查工作,更无领导参与的传染病院内自查。院内传染病报告质量得不到保障。传染病自查工作无领导参与,不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5、仍然个别存在迟报、漏报现象 传染病报告工作中,一些医护人员疫情观念淡薄,不履行法定义务,首诊负责制、首诊报告制意识差或粗心大意、不负责任,造成传染病报告卡中的迟报、漏报,主要表现以下几种情况。 二、对策及建议 核心内容 通过增强法制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强化监督以达到规范传染病诊断报告的行为。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责任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建立,卫生法律法规也日臻完善。但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以及法律培训的不到位、学科间的意识差距等诸多原因,临床医护人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传染病报告法制观念淡薄的问题,在传染病报告卡中难免存在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感。因此,有必要建立医护人员(包括各类所有制形式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传染病法规知识岗前培训、岗中培训制度和学习氛围,提高广大医护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