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库《老人与海鸥》教案
老人与海鸥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期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从句子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吴庆恒老人的资料。
2.准备老人与海鸥的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一只飞翔的海鸥作为昆明市电视台的台标是有一定原因的,十多年前,一位吴庆恒老人在昆明的翠湖湖畔偶遇一群从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的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今天这堂课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来看看在老人和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感人的故事。
揭示课题,出示老人与海鸥的图片并板书:老人与海鸥
新课
(一)
1.老师播放《老人与海鸥》的动画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在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感人的故事,学生仔细的听朗读。
2.检查预习:出示词语课件。
3、请快速的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老人是怎么“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并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二)、抽生发言(以下内容随机抽取)。分析以下一小片段:
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师:这位同学划的是老人喂海鸥的片断。(出示老人喂海鸥的画面)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老人是怎么喂海鸥的,与一般人喂海鸥有哪些不同?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出老人对海鸥的关心照顾?
(生分析讨论抓住几个动词说)
2、师: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
3、师: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师:①海鸥多就快,海鸥少就慢。②海鸥吃得快就快,海鸥吃得慢就慢。
4、师:多有意思啊!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
师:海鸥来得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生①读)
师: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生②读)
师: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生③读)
5、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在这乐谱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海鸥的鸣叫。海鸥扑翅膀的声音。老人的笑声,他在呼唤海鸥的声音。海鸥在扑着翅膀吃食。海鸥们围着老人飞,老人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6.老人与海鸥究竟在说什么?(生讨论)
7、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让我们拿起书再来读读这段话。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大家读海鸥的表现。(合作读)
8、师:在这篇有声有色的乐曲中,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师:哪些同学是写老人的,哪些同学是写海鸥的?老人与海鸥究竟在说些什么?
(三)师:这么和谐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老人与海鸥浓浓的亲情呀!还有哪儿你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像亲人一样?
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这位同学找的是写老人呼唤海鸥的句子,你觉得老人呼唤海鸥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通常谁会给谁起名字?(父母会给自己的孩子,长辈给晚辈)
3、他是用怎样的语调呼唤这些孩子的?
理解“亲昵”、“抑扬顿挫”。
(四)、这哪是在叫啊,这分明一首歌。谁来把这一段读一下。学学老人抑扬顿挫地呼唤海鸥。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的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到什么?(勤俭、贫穷)
(抓三个“褪色”。)
2、从第二句话能体会到什么?
(老人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五)、老人仅仅是一个冬天这样来到翠湖边给海鸥喂食吗?看看课文后面哪句话说明他不止是一个冬天来给海鸥喂食?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十多年啊,十多个冬季,多少个日子啊……
无论????????????? ,老人每天???????? ___
无论????????????? ,老人每天???????????
无论????????????? ,老人每天 ___________
老师补充资料:
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