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ppt

佝偻病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佝偻病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

第 五 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能量及营养素的有关概念、营养不良的概念、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和辅助检查 熟悉小儿对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掌握母乳喂养和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营养不良的护理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营养基础 ;基础代谢:占总能量的50%--60%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占总能量的7%-8% 活动所需:约占总能量的15% 生长所需:约占总能量的25%--30%,为小儿所特有。 排泄的消耗:不超过总能量的10% ;小儿总需能量计算 年龄 每天所需能量(kcal/kg) 1周 60 2-3周 100 2-6月 110—120 1岁以内 110 15岁≈成人 50~60 每增加3岁减少10Kcal/kg.d ;营养素的需要;婴儿能量来源; 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非产能营养素;非产能营养素;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婴儿喂养; 婴 儿 喂 养;各阶段乳汁成分不同(一);;各阶段乳汁成分不同(二);母乳特点(characteristics);; ★母乳喂养的优点 1.降低婴儿死亡率及患病率(增强婴儿免疫力) 2.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 3.经济、方便、省时省力、温度适宜 4.增进母婴感情,利于婴儿的心理、智力健康发展 5.有利乳母产后恢复,减少乳癌发生.;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需做好以下工作;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需做好以下工作;哺乳要点(一) ;哺乳要点(二);哺乳要点(三);哺乳要点(四);☆喂奶注意事项;☆喂奶注意事项;断奶时间; 补授法:量不足 每次哺乳后加喂一些牛奶 代授法:量足 一日内有数次完全喂牛奶 ;1、鲜牛奶;1、牛乳;牛奶 ;三 . 人工喂养 Artificial Feeding 配方奶粉:   牛奶经改造,模拟母乳而成。 按不同年龄段选用。 ;全脂奶粉 按比例稀释即成全奶 1份重量奶粉+8份重量水 1份容量奶粉+4份容量水 ;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目的: 1) 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 2) 改变食物的性质,为断奶作准备 3)培养小儿的良好的饮食习惯 ★原则:少—多、稀—稠 细—粗、一种—多种 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过早:Before 3months 增加食物过敏机会 增加肠道感染机会 影响母乳铁的吸收 过晚:After 7 months 营养不足 眷恋母乳 味觉发育不良;3、辅食添加顺序;二、幼儿膳食安排; 儿童、少年的膳食安排 ;第三节 营养不良;概述(一);概述(二);【病因】;【病理生理】:新陈代谢异常;病理生理;4、水、盐代谢:由于脂肪的大量消耗,造成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低蛋白血症可进一步加剧而呈现浮肿;细胞外液一般为低渗状态,易出现低渗性脱水、酸中毒、低钾、低钠、低钙和低镁血症。 5、体温调节能力:能量摄入不足、皮下脂肪较薄造成散热快、血糖降低以及氧耗量、脉率和周围血循环量减少等,可能是造成体温偏低的因素。;体重不增 体重下降 身高低于正常 皮下脂肪按一定顺序减少,最终消失,皮包骨状,或可低蛋白水肿。(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 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 腹部皮下脂肪的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指标之一;临床表现 Manifestations;;;;;临床上营养不良病情分三度;;诊断 根据病史、喂养史及临床表现诊断,分为三型。 体重低下(underweight) 体重同龄、同性别人群均数 生长迟缓(stunting) 身长同龄、同性别人群均数 消瘦(Wasting) 体重同性别,同身高人群均数;营养性贫血:最为常见 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者为维生素A缺乏和锌缺乏。口角炎、齿龈出血、佝偻病、角膜干燥、软化或溃疡等 ;★并发症 Complications;治疗要点;辅助检查;1、饮食管理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3、预防感染 4、观察病情 5、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生长发育 6、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护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