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龄幼虫 三龄幼虫 幼虫发黄, 接近老熟和化蛹 幼虫建造蛹室 准备化蛹 蛹室内的幼虫 外皮褶皱,将要化蛹 化蛹 蛹 即将羽化的蛹 羽化中的蛹 成虫 卵 思考题 1.名词解释:昆虫生长、蜕皮、虫龄、龄期。 2.昆虫各种变态类型的含义及其代表类群。 3.简述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 4.简述各类幼虫的特点。 5.简述昆虫蛹的形及各类型蛹的特点 6.简述昆虫蛹的自我保护机制。 第三节 幼虫期 昆虫幼虫或若虫从卵内孵化、发育到蛹或成虫之前的整个发育阶段。 特点:大量取食,获取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为主要为害时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如:家蚕成长幼虫的体长比初孵幼虫增长约24倍,体重增加到9126倍;芳香木蠹蛾的幼虫在3年的生长期内,体重增长7.2万倍。 一、幼虫期1arval stage/若虫期nymph stage 1 蜕皮moulting 昆虫自卵内孵化出,随着虫体生长,经过一定时间,脱去旧表皮形成新表皮的过程。旧表皮称为蜕exuvia。 多数昆虫一生蜕皮3~7次; 昆虫生长和脱皮交替地进行。绝大多数昆虫只在幼期脱皮,少数成虫期脱皮。 蜕皮次数与性别和环境有关; 类型:生长蜕皮;变态蜕皮;生态蜕皮。 2 虫龄instar 虫体的生长进程可以用龄来表示,从孵化至第1次蜕皮以前的幼虫或若虫称为第1龄幼虫或若虫,第1次蜕皮后的幼虫或若虫称为第2龄幼虫或若虫,余依次类推。 3 戴氏法则Dyar’s rule 幼虫或若虫头壳宽度一般变化很小,幼虫或若虫各龄间的头壳宽度按照一定的几何级数增长(常为12-14)。 局限:不适用于所有昆虫种类,但在实践中具有一定意义。 二、幼虫的类型 1 原型幼虫:增节变态和表变态的幼体通常也称为若虫。但因其腹部除生殖附肢外,还保留其它附肢,如针状突、弹跳器官等,这些都与有翅亚纲的若虫不同。为了表示无翅亚纲的原始性,特称为原型幼虫 2 同型幼虫:幼体除翅和生殖器官外,在外部构造如口器、感觉器官、胸足等和内部构造如消化道、神经系统等,以及食性、习性、栖境与成虫都大致相同,故将此类幼虫称为同型幼虫,或通称为若虫。如所有渐变态类昆虫。 3 亚同型幼虫: 幼体水生,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某些临时性的特殊器官,如气管鳃、直肠鳃,蜻蜓幼虫的下唇演变成捕食器官“面罩”等。此类昆虫幼期与渐变态类同型幼虫有很多相似之处,故称为亚同型幼虫,或通称为稚虫。如半变态类昆虫。 4 过渡型幼虫: 幼虫水生,一般也称为稚虫。但由于其幼虫腹部具有由附肢演变而来的气管鳃(多足型),与半变态的气管鳃(非附肢)不是同源器官,而且其变态性质上还保留一些原始的特性,如有亚成虫等,故将这类幼虫称为过渡型幼虫或蜉型幼虫。如原变态的蜉蝣目昆虫。 5 异型幼虫: 幼虫在体形、内部和外部器官构造,以及习性、栖境等方面都与成虫差异很大。翅在幼虫体内发育,有蛹期,故特称为异型幼虫,或通称为幼虫。如全变态类的所有昆虫。 全变态昆虫种类多,幼虫形态差异显著。根据胚胎发育的程度以及在胚后发育中的适应与变化,又可将其分为以下4个类型。 (1)原足型protopod 幼虫在胚胎发育早期孵化,虫体的发育尚不完善,胸部附肢仅为突起状态的芽体,有的种类腹部尚未完全分节。如膜翅目中的寄生蜂类幼虫。 (2)多足型/蠋型 除具胸足外,还具有数对腹足。 蠋型幼虫:鳞翅目幼虫有腹足2-5对,腹足末端具有趾钩。 伪蠋型幼虫:膜翅目叶蜂类幼虫,腹足多于5对,其末端不具趾钩。 (3)寡足型(oligopod)幼虫 幼虫具发达胸足,无腹足。 步甲型幼虫/蛃型幼虫:体较扁平,前口式,胸足发达,行动迅速。多为捕食性昆虫。 蛴螬型:幼虫体肥胖,呈“C”型弯曲,胸足较短,行动迟缓。如金龟子幼虫。 叩甲型:幼虫体细长,稍扁平,胸部和腹部粗细相仿,胸足较短。如叩头虫幼虫。 扁型:体扁平,胸足有或退化。如一些花甲科的幼虫。 (4)无足型/蠕虫型:无胸足,也无腹足。根据头部骨化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显头无足型:头部骨化并全部外露。如吉丁虫、天牛、蚊子、跳蚤和少数潜叶鳞翅目的幼虫。 半头无足型:头部仅前半部骨化并显露,后半部缩入胸内。如长角亚目大蚊科、短角亚目多数虻类及一些寄生性膜翅目幼虫等。 无头无足型/蛆型:头部退化,全缩入胸部,或仅有口钩外露。如双翅目环裂亚目蝇类的幼虫。 第四节 蛹 一、前蛹和前蛹期 1 前蛹:末龄幼虫不食不动准备化蛹的过程。 2 前(预)蛹期:末龄幼虫化蛹前的静止时期。在前蛹期内,幼虫表皮已部分脱离,成虫的翅和附肢等已翻出体外,只是被末龄幼虫表皮所包围掩盖。 二、化蛹和蛹期 1 化蛹:末龄幼虫脱去表皮后过程。 2 蛹期:自末龄幼虫脱去表皮起至变为成虫时止所经历的时间。 三、蛹的类型 1 离蛹 /裸蛹:翅和附肢除基部外与蛹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