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 镜头二: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展出,以招徕顾客。 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合同法 民法 著作权法 民事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017,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原统战部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 令计划受到法律处罚说明了什么? 说明谁都不能违法,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 *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法律 【教学目标】 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掌握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3.知道违法无小事,学会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4.要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学会分辨是非。 【教学重点】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 请大家读教材自主学习第一部分,并找出知识点。 探究一:违法无小事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他想通过劳动减轻家里负担。看到捡废品也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自己挣钱。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些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员发现了,把他送到派出所。 思考: 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子?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 法不违法! 1).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2)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3)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说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不可违,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2法律的有什么特性? 缺乏规则意识, 法律观念不强 想一想:3.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去拿建筑工地的铁卡子 我们学法,要遵章守法,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法律观念不强和缺乏规则意识。 违法行为 导致 形成 增强法律意识,规则意识 避免措施 一个要强的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子? 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么?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5.违法行为的分类 还有一种违法行为叫违宪行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宪法) 八下 2).根据对社会的危害性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违法行为的种类 违法类型 违反法律 法律制裁 举例 社会危害性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规范 承担民事责任(停止侵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 欠债 不还 行政法律规范 行政处分和行政惩罚(警告、罚款、拘留等) 扰乱社会治安 对社会的危害性小,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法律规范范 刑罚处罚(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故意杀人 社会危害性大,犯罪 思考:这些违法行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对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陷入犯罪的泥沼。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刑事违法行为是指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受到的处罚、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违反的法律法规 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1、下列行为中,对社会危害较小,因而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 刑事违法行为 ③ 行政违法行为 ④ 违反法律的行为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① ④ 2、下列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 ) A 拒绝赡养老人 B 抢劫银行巨款 C 砸坏公用电话 D 乱扔果皮 B A 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犯罪行为? 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元罚款。 3、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