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键词及引言写法.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的写法 何谓摘要 所谓摘要即“摘录要点”,英文为abstract。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214-1976文献工作[E]》中给出的定义为:“对原文献内容准确、扼要而不附加解释或评价的简略的表述。”国家标准对摘要的解释为:“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中应写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的主要对象和范围,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一定要注重突出反映文章的新内容和作者要特别强调的观点。 2.摘要的类型 由于论文的性质不同,摘要可有不同的写法。一般有报道性、指示性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三种。 报道性摘要:用于向读者忠实地传达论文在特定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般着重于论文的论点、研究过程(包括研究方法)与结论的客观报道,其中论文的基本观点、结论应是叙述的重点。 苏格拉底与孔子皆探讨伦理问题,然两者的论说方式却大相径庭:苏格拉底诉诸定义,孔子诉诸范例。苏格拉底的论说方式催生了西方哲学史上种种二元范畴的区分以及由此而来的二元论。苏格拉底对西方影响最大的是本质主义和普遮主义思维,这易于导向绝对主义和独断论,现代西方诸多哲学思潮即是对此的批利与反动。孔子的论说方式尊重传统、关注语境,表征为历史主义和情景主义,它虽然避免了二元论思维的一些弊病,却容易滑向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然而,儒家的经一权论为避免陷入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提供了可能。两者的论说方式对各自传统的影响有利亦有弊,但就孔子与苏格拉底而言,他们身上都体现着一种“述而不作”的谦卑态度和“反求诸己”的自省精神。 ——《学术月刊》2009年5期的陈乔见的《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论说方式及其影响》一文摘要 指示性摘要: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方法和思路框架进行简要的介绍性说明,让读者对正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为查询和检索起到提示和引领作用。一般适用于泛论、资料性文章、综述等主题多,内容较繁杂的文献。篇幅一般以100字左右为宜。 文章通过对曹禺戏剧的比较文学研究综述,一方面力图理出曹禺戏剧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以供研究和了解者参考;另一方面,以曹禺戏剧研究为对象,尝试使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进行归类,以有助于比较文学的方法和相关文学研究的密切结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期王凤霞《近二十年来对曹禺戏剧的比较文学研究综述》 报道—指示性摘要:这是融报道、指示性两种摘要于一体的摘要。它或者在对论文基本框架作报道性介绍的同时,更侧重于对研究的基本观点与结论的报道,使读者在掌握论文研究成果中价值较高部分的同时,也对研究路径有一个总体透视;或者在侧重概述论文主要观点、创新点、结论的同时,又对论文的其他次要成分作扼要介绍,以体现原文的完整性。 本文采取个案举证的方式,分析了古代判例的构成要素,判例和成文法体系的关系,以及判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变化。可以说,判例在中国古代始终居于辅助的地位,不能和成文法平分秋色。由于它和成文法制度存在原则冲突,还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不过成文法体系对判例既有拒斥的一面,又有吸纳的一面。吸纳的方式是编例。明清时期,通过编例活动,判例被成功改造并纳入法律体系之中,律例实现了一体化。律例一体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最高形态。而从判例的角度看,融入成文法的过程也是其异化消亡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4期刘笃才《中国古代判例考论》 摘要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1)摘要,尤其是报道性摘要,应避免笼统、空洞的定性描述。例如,“文章概述了我国当前影视文学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样的摘要将“现状”所指,“问题”所在,“对策”何为这些该文实质性内核抽空了,导致摘要的有效信息缺失。也就是说,摘要应针对伦文的主要思想、主要观点、主要成果、主要事实进行描述,这样才能客观地揭示论文的内容。 (2)摘要要避免出现自我评价、解释和说明性话语。如“全面、深刻论证……问题”,“填补了……空白”,“突破了……”,“有一定……价值”,“……提出了改进的有效措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案”,“……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为人事主管部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手段”,等等;也反对在摘要中出现“浅见”,“管见”,“浅探”,“当议”等一类带有主观色彩的谦辞。这样的话语不符合“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之定义。 (3)摘要要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它人称来写,避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