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调研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 车 零 部 件 调 研 报 告(1) 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状况 自2010年汽车产销量达到1800万辆,同比增长幅度达到32%。这一数字超过美国历史上产销最高峰1700万辆,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由大至强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行业集中提高,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车企被列为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在整个中国绸缪未来五年的大背景下,席卷整个汽车产业的颠覆性重组重组亦提上了日程。 汽车行业兼并重组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面对国际汽车企业的激烈竞争,我国汽车产业要不断的抢占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建设一条中国的民族汽车产业,这就要求我国有实力的汽车企业要不断并购整合一些小的或经营不善的企业,来扩大企业规模、资产规模,能够立足于国内,并不断的拓展海外市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4家汽车生产企业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其中上汽集团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达到355.84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分别达到272.48万辆、255.82万辆、237.88万辆。上述4家企业2010年共销售汽车1122.02万辆,占汽车销量总量的62.1%。而目前现有的130多家整车企业中,绝大多数年产销不足万辆,且国内还有数百家汽车改装厂、特种车生产厂等等,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两年来,汽车行业兼并重组此起彼伏。目前,广汽跨区域收购长丰汽车以及吉奥汽车;山东重工集团成立,将肩负起山东大枣千亿汽车零部件集团的重任;兵装集团与中航工业联手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整合后的新长安规模超过东风汽车,仅次于上汽和一汽,跻身国内汽车行业前三;北汽收购宝龙、与重庆银翔合资在西南建立微车生产基地等。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述  日益增大的汽车保有量将对汽车零部件和服务市场提供稳定的盈利来源。据保守统计,与整车发展息息相关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2012年总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 虽然这两年中国汽车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就此一帆风顺。2012年,从汽车零部件企业生存现状来看,仍是困难重重:原材料涨价、整车厂把成本压力向零部件供应商转移、价格恶性竞争、外交打压等不利局面。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建立强大汽车工业的基础。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长期严重滞后于整车的发展。上世纪80、90年代政府曾经把解决汽车零部件工业滞后发展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但是效果甚微。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整车生产能力飞速提高,汽车零部件工业却越来越滞后。因此,支持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是中国政府制订汽车工业政策应当关注的又一个重点。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影响甚大。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高水品、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这些新一代的汽车零部件决定着新能源汽车水平的高低。 相对于整车,零部件投入的周期更长、资金门槛更高、经营风险也更大,时至今日,我国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缺乏的困境依然明显存在。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却大多集中在技术含量少、利润水平低的低端领域,价格几乎成为了我国企业唯一的竞争手段。这样,零部件产业逐渐成为我国汽车产业中一道卖不过去的坎,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强国战略的实施。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 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 在此态势下,中国零部件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实力,只有集团化才能与外资零部件企业相抗衡。如国内自主零部件品牌万向、法士特,都是从小企业做起来的,现在很多外国的零部件企业都没有办法与他们竞争。 未来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朗。如2010年吉利汽车与法国佛吉亚集团、浙江利民公司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打造零部件集团。以佛吉亚拥有的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技术和世界一流的品质保障能力,结合吉利集团的整车研发和成本控制能力、本土零部件厂商浙江利民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为吉利集团新车型的品质提升,带来显著帮助。 而中国汽车工业当局也下决心获得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等核心技术,以便减少对外国公司的依赖。该计划上所列关键产品包括符合欧洲4号排放标准的发动机、混合动力汽车配件、汽油直接喷射系统、柴油发动机清洁系统、尾气再循环系统、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