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4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一个十年)
一、什么是中国现当到文学?1、中国现当代文学指“五四”前至今的文学,即包括现代文和当代文学。
二、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又称“新文学”,指1917年到1949年间的文学。同时也是用“现代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的文学。”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1、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三分法:1917-1927,1927-1937,1937-1949。四分法:1917-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另有后两期1937-1942,1942-1949五分法:1917-1921,192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第一章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准备
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 二、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 1898年“公车上书”要求变法维新。
三、文学革命前的文学作品林纾的翻译小说哺育了一代新文学作者。
★ 民初小说以徐枕亚的《玉梨魂》 ,李涵秋的《广陵潮》最为著名 。鸳鸯蝴蝶派“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江湖奇侠传》它是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啼笑因缘》本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啼笑因缘》的精致在于作者讲故事的技巧,章回小说的布局更为作品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意蕴。
第二节 文学革命的发生
文学革命的发生,既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变革的必然,又是外国文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提出 “民主”和“科学”,以对抗家长专制的封建文化,开启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大力介绍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社会进化等思想学说。
二、“五四”新文学运动 ★胡适首先发难,提出“八事”
★陈独秀“三大主义”: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钱玄同“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他俩的“双簧戏”。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倡人性、人道主义的文学,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提出“社会写实的文学”。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宣布白话文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白话文取得了胜利。 第三节 外来文学的影响 一、理论渊源 二、翻译作品
第四节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一、文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第一个纯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周作人、耿济之、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发起。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目标。主张文学“为人生”,提倡现实主义,被目为“人生派” 。以《文学旬刊》、《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开展活动。1932年自行解散。
二、创作社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郭沫若、郁达夫、田寿昌、成仿吾等发起。主张写“内心的要求”,表现自我,抒情色彩浓,追求“全”与“美”,被目为“艺术派”。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提倡革命文学。1929年2月被当局查封。
新月社
1923年在北京开始活动。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等均为英美留学生。初为俱乐部,后创作诗歌,以《晨报·诗镌》为阵地,致力新格律诗创作,取得较好成绩。1926年离散。1927年徐志摩在上海创《新月》,是为后期。1932年停止活动。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或“新月派”。
四、流派
与文学研究会倾向相近的语丝社、未名社等构成现实主义流派,与创造社倾向相近的南国社、弥撒社、浅草-沉钟社构成浪漫主义流派。新月社、湖畔诗社大约可以归为格律派。
★第五节 文学思想论争一、与守旧派的论争 二、与“学衡派”的论争 三、与“甲寅派”的论争
★第六节 文学革命的意义一、头十年的阶段划分二、头十年的创作实绩 三、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思想意义。否定封建,提倡民主与科学,进行思想启蒙。2、文学观念。白话文,“人”的文学,审美多样,革命使命。3、联结中外。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吸收了外国文学营养,形成开放态势。4、形象更新。帝王将相、秀才英雄、才子佳人被农民、市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取代。
四、文学革命的特点
1、理性精神的显现。启蒙、改造社会人生、人生探索、“问题小说”。思想大于审美。
2、感伤情调浓厚。问题、乡土、自叙传小说,以及诗歌、小说、戏剧都有。因生活痛苦和醒来后无路可走所至。
3、个性化追求。写个人,“表现自我”、主观情怀、个人心理、独特风格。
4、创作方法多样。 第二章 鲁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