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越州赵公救灾记_课件2.pptVIP

苏教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越州赵公救灾记_课件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越州赵公救灾记_课件2.ppt

第五段 1、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这时,干旱、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饱受饥荒、瘟病的折磨,人口减半,这是最大的一次灾情。 词句梳理 第五段 2、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天子为此忧劳,州县推广布施皇上的恩德,人人都尽自己的能力。 第五段 3、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赵公对百姓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抚慰,百姓都觉得自己有了依靠和归宿了。 第五段 4、所以经营绥辑,先后始终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赵公对用来筹划安顿民众的事,各件事的轻重缓急以及如何开始和结束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非常周到细致,考虑周全。 第五段 5、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他的德政虽然只限于越州,但他的仁爱之心却可以作为天下人的示范;他的措施虽然只是适合于短时间,但是他的方法值得传给后人。 第五段 6、盖灾诊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对于灾害的发生,即使在太平时期也是没办法避免的,只是能够预先对其做些防备。 第五段 7、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等老百姓受了灾,出于困境之后再来想办法,和事先就谋划好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不经过学习就去办事情,和平时注意学习、积累经验,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第五段 8、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 我特意到越地采访,把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整理下来,并高兴地把它详细记载下来,我这样做仅仅是抚慰越州百姓对赵公的思念吗? 第五段 9、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 我是想让那些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时,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并得到实践的办法。 第五段 10、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这样一来救灾的章程条例就会很快制定出来,那么赵公的恩泽还能说只是很小、只影响眼前吗! 阅读第六段,归纳大意。 简略交代了赵公的任职情况及为人。 第六段 1、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 元丰二年,赵公被封为大学士兼太子少保,归家还乡在衢州。 词句梳理 第六段 2、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 他在朝廷上的直道正行的品德,在身上体现出的和乐平易的德行,这里不再记载。 第六段 3、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记述了他值得效法的救灾措施和政绩,把它作为《越州赵公救灾记》。 问题讨论 一、赵公在越州采取了哪些救灾措施? 1、调查灾情 2、筹集粮食 3、发放救济粮 4、政府雇工 5、开设病坊 二、赵公的这些做法体现了他哪些精神? 1、尽心尽力 2、敢于承担责任 3、出私钱(舍己为人) 归纳本文主旨 全文通过对赵公出为越州长官,尽心尽力、千方百计救济灾民的活动的详细记述,塑造了一个关心百姓,无私奉献的封建官吏的形象,提出有志于民的官吏向他借鉴学习的要求。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作者简介 曾巩(1019~1083) ? 中国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主张先道而后文。其文自然淳朴,不甚讲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如《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论历代治乱得失,感慨深切。《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倾吐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文风质朴,纵横开阖,有摇曳曲尽之妙。《越州赵公救灾记》,将纷繁杂乱的事项写得条理分明,练达晓畅。其记叙文中偶有写景之作,刻画极工。如《道山亭记》述山川之险,精雕细刻。《墨池记》谈古论今,不无卓见。《宋史·曾巩传》评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 曾巩也能诗。现存诗400余首,大都写得比较质朴,略似其文。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成就最高,如《西楼》、《城南》、《咏柳》等,精深工密,形象鲜明,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写景佳作。就“八大家”而论,其诗不如韩、柳、欧、苏和王安石,但胜过苏洵、苏辙。 ?? 曾巩著作今存《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本。 阅读第一段,归纳大意。 赵公初到灾区,就着手受灾地区、粮食贮备情况的调查,显示了赵公是一位有远见,有策略的官员。 第一段 1、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pxxzh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