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性-北京大学人文学部
PAGE
PAGE 1
文学性本文曾以《文学性》为题发表于《外国文学》,2003年第5期,第51-63页。
本文曾以《文学性》为题发表于《外国文学》,2003年第5期,第51-63页。北京大学申丹教授和山东潍坊学院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少文对本文提出过宝贵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北京大学英语系 周小仪
摘要:“文学性”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题目。早在20世纪初,这个问题就开始灸手可热;而时至今日,学界对此仍然争 论不休。在中国,倡导“文学性”的文章几乎覆盖了文学研究的所有领域:文艺理论、西方文论、外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现在的学者对“文学性”的光彩内涵拥抱者多,赞誉者多,批判者寥寥。本文追溯了历史上有关“文学性”的诸种观念,从三个方面概括了“文学性”概念的主要内容:1) 作为文学的客观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文学性”;2) 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的“文学性”;3)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实践活动和主体建构的“文学性”。本文认为,没有一个抽象的、永恒的、客观的“文学性”,只有具体的、历史的、实践中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性”概念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关系的集中体现,是生活实践中飘浮的能指,是东西方文化关系结构的“转喻”。
一、“文学性”及其理论背景
文学性 (literariness) 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 · 雅柯布森 (Roman Jakobson, 1891-1982) 在19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雅柯布森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Lemon and Reis, 107) 在这里,“文学性”指的是文学文本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性。在雅柯布森看来,如果文学批评仅仅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内容和社会意义,那是舍本求末。文学形式所显示出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才是文学理论应该讨论的对象。对于雅柯布森和他同时代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来说,“文学性”主要存在于作品的语言层面。鲍里斯 · 艾肯鲍伊姆认为,把“诗的语言”和“实际语言”区分开来,“是形式主义者处理基本诗学问题的活的原则。”(Eichenbaum, 9) 雅柯布森则进一步指出,“文学性”的实现就在于对日常语言进行变形、强化、甚至歪曲,也就是说要“对普通语言实施有系统的破坏。”(See Eagleton, 2) 英国批评家特雷 · 伊格尔顿通过比较如下两个句子通俗地解释了上述“诗学原则”:“你委身 “寂静”的、完美的处子。” “你知道铁路工人罢工了吗?”即便我们不知道第一句话出自英国诗人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查良铮译),我们仍然可以立即作出判断:前者是文学而后者不是。(Eagleton, 2) 两者在外观和形式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别:第一句用语奇特,节奏起伏,意义深邃;第二句却平白如水,旨在传达信息。因此一旦语言本身具备了某种具体可感的质地,或特别的审美效果,它就具有了“文学性”。
“文学性”从形式的角度探讨文学,是历史上研究文艺本质属性的众多版本之一。虽然古代西方还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但是对诗歌本质进行深入探讨已不乏其人。亚里士多德认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有头有尾有中间段, 不应太长也不应太短;要具备类似有机体那样的完整统一性。(亚里士多德,74) 不过这种解剖麻雀的方法有些枯燥,对那些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作品难免有些削足适履。于是后来的浪漫主义诗学虽然也强调有机统一性,但作出了相应的情感补充。华兹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见刘若端,6) 因此,有机统一性还须加上情感表现性才是文学的本质特征。不过表现说并不能涵盖一切文学作品。有些哲理诗,如富有“理趣”和“奇想”的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就不以情感表现为己任。所以后来象征主义诗人认为形象才是“文学性”的核心内容。文学创作就是要有形象思维。形象是文字表达具备艺术性之关键所在,是“情”与“趣”的物质载体,是形式的审美体现。“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 (Lemon and Reis, 5)
形式主义产生的文化背景就是当时俄国流行的象征主义诗歌和以“形象思维”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学。但是在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看来,“形象只是诗歌语言的众多技巧之一。” (Lemon and Reis, 9) 形象也非一切文学作品所固有的特征。特别对于某些散文作品来说,形象并非决定性因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历史上众多的说理文、布道辞、书信和某些哲学、历史著作并没有过多地使用具体可感的形象,但仍然极为可读,不失为艺术性很高的“文学”。如果仅仅用“形象性”衡量一切,就难免以偏概全,把许多优秀作品拒之文学殿堂之外。
俄国形式主义者试图发现“文学性”更为普遍的原则,并从语言入手。雅柯布森强调“形式化的言语”(“formed spe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 .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锦州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 13次课第4章地基与基础第一节 土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ppt VIP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思想.doc VIP
- JFE++Super-OLAC、HOP、E-WEL.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4次课 4.2 地基中的应力与变形.ppt VIP
- 第5课 美丽河山我们的家 课件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ppt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5次课 第4章 地基与基础 第3节 基础设计.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10-1第3章3.6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和变形.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10-23.7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计算.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