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专题
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专题
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专题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解
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相对地面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在太阳直射点处太阳高度最大,为90?,在晨昏线上则为0?。而正午太阳高度就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即地方时为12点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括同一时间随纬度的变化和同一地点(纬度)在一年中随季节的变化。由于这两种变化的直接原因都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1左),因此,要理解和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需要从太阳直射点和正
图1
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来入手。图2是平行的太阳光
线照射在球面上的状况,从中可以得出正午太阳高度
的一些基本规律(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下同)。H,D
,H,H表明:从纬度分布看,太阳直射点所在H,HBACE
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在
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的对称点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H,H,HH,H,H表明: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ACE,ABD
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大,反之正午太阳高度小。
下面通过图解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理解其基本规律。首先对图1左图进行转换,将图中经线圈的右半部“拉直”,可得到图1右图。两图均表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以下简称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里以图1右图为基础来深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分布规律。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这里我们分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假设P为满足条件的任意一地点,H1,H2,H3分别表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时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4为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某地P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1( 赤道地区:由图3可以看出,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H2)达最大值90?,二至日正午太阳度(H1和H3)达最小值。以春分日为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1
(最大)-----(最小)----- --(最大)-- ----(最小)------(最大)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图3
2(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由图4可以看出,H4大于H1和H2又大于H3,在夏至日前后P地各有一次直射,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H4),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H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增大---(最大)--小--(最大)-- ----减小---(最小)----增大---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图4
3(北回归线地区:由图5可以看出,H1H2H3。夏至日达最大值(H1),冬至日达最小值(H3)。从夏至日到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小。
--增大-----------(最大)----------减小----------(最小)---------增大-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图5
2
4(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由图6可以看出,H1H2H3。夏至日达最大值(H1),冬至日达最小值(H3)。从夏至日到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小。
--增大-----------(最大)----------减小----------(最小)---------增大-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图6
同理,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即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在冬至日前后各一次,最小值在夏至日出现(如图7所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减小 ----(最小)------增大------(最大)-小--(最大)-减小--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图7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达最小值,如图8所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减小-----------(最小)----------增大----------(最大)---------减小-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3
图8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