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室安全培训 2014年4月 主要内容 一、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二、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三、 一般性实验室安全工作守则 四、 安全细则 五、个体防护 六、实验室人员应养成的习惯 七、事故应急处理 八、消防基础知识 昆明理工大一实验室着火 盐酸气伤人事故 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放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当事人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此时正值王某俯身紧固螺丝,来不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两手臂上,将其灼伤。 事故原因: 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当时又正值高温时节,棚内温度超过40℃,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 误操作事故 2007年8月9日晚8时许,某高校实验室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李某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博后请教解决方法,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 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台州某化工企业“11.13”氢氟酸中毒事故 从2OO4年3月起,该公司使用某仓库,将原溶液为55%的浓氢氟酸进行1:1000的稀释后卖给附近的一些公司作为洗涤用,但他们一直未向有关部门报告,擅自经营危险品。13日下午l3时左右该公司雇佣5人搬运浓度为55%的氢氟酸。因盛装氢氟酸的聚四氟乙烯塑料桶破损,而下面的人不知道泄露的液体品名、毒性、及注意事项,所以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从事搬运工作,在搬运过程中裸露的皮肤有疼痛也未引起重视,直到搬运结束后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后因疼痛加剧于l3时40分被送到台州医院路桥分院医治,并于当晚2l时被转入台州医院。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盛装氢氟酸的塑料桶泄漏导致污染皮肤;高浓度的氢氟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对运输和储存氢氟酸的设备和容器有特殊的要求,由于用人单位没有及时对包装材料的完好性进行检修;操作工对该化学品的危害性了解不足,从而导致该次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呼吸系统毒剂事故 某同学,以钛酸四丁酯(有毒的有机试剂)为原料制作高效光敏催化剂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对钛酸四丁酯的性质不了解,直接将该试剂在实验室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操作,而没有采取任何的通风和抽风措施,挥发出的成分致使15余人不同程度的中毒。 宁波大学一化学实验室起火 两个粗心的学生正在该实验室做实验:用电磁炉熔化石蜡。后来暂时离开了一会,没想到就发生了火灾。 化学试剂事故 某博士生在使用过氧乙酸的时候,没有带防护眼镜,结果过氧乙酸溅到眼睛,致使双眼受伤,肿得到不能睁开,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另一个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铝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由于没有带防护手套,出事后也没有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结果左手皮肤严重,需要植皮。 封管事故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事故发生会造成实验室人员的伤亡、设备损毁,甚至使家庭、社会及国家蒙受重大损失。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在于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安全总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用电管理 1防止触电 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 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 防止引起火灾 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