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快速荷载试验分析方法的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粘土快速荷载试验分析方法的比较 Michael J. Brown1 and John J. M. Powell2 (1.Unive. of Dundee , Dundee DD1 4HN,U.K.土木工程部高级讲师(通讯作者)) 摘要:快速荷载桩基试验(RLT),如静动试验,已发展为常用的静态和动态试验之外可供选择的另一种桩基检测技术。卸载点法(UPM)通过分析快速荷载试验结果得到等效荷载—沉降特性,但该方法适用于粗粒土,在粘土和淤泥中表现较差。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已有学者考虑了土壤类型的影响,对UPM法进行了改进,还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为了验证改进的UPM法和新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文章对两粘土场地上的桩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第一个场地上覆高到极高塑性的第四纪伦敦粘土,第二个场地是低到中等塑性的冰碛土。结果显示,某一新方法因考虑了与土壤有关的速率效应参数(基于粘土的塑性指数)随桩基沉降的变化,对很高塑性粘土的静态等效荷载—沉降特性的预测情况最佳。总体来看,UPM法在低到中等塑性冰碛土中中表现最好,这是因为RLT试验在该类土中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还可以看到,若在更多土壤类型上开展相关试验,RLT分析方法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文章最后考虑阻尼和速率效应参数随桩基沉降的变化,提出了改进的UPM和Schmuker法。 关键词:桩荷载试验,静态试验,桩土相互作用,粘土,冰碛土,细粒土,阻尼。 引言 以往桩基测试一般采用静态或动态荷载试验。在20世纪90年代,另一类桩基检测方法——快速荷载测试(RLT)法(如静动法)得以发展。然而,分析手段欠缺可靠性使得RLT技术无法用于细粒土体,阻碍了其更为广泛的应用(Paikowsky,2004)。 一般采用卸载点法(UPM)分析静动试验,该法允许仅基于试验中测量结果进行分析(Middendorp,2000)。虽然有报道指出卸载点法能较好地适用于粗粒土或岩石中的桩(Brown,1994),但亦有学者发现所得的恒定阻尼参数不能准确反映粘土或淤泥的速率效应,导致桩基极限承载力的过高预估(Holeyman等,2000)。为此,诸多学者基于土壤类型的简单描述引入了一系列校正因子以改进UPM法(McVay等,2003;Paikowsky,2004)。引入校正因子后一般能对极限承载力给出更好预测,但会过度校正工作荷载下桩-土刚度。校正因子是基于一个有限的数据集,因而不能反映不同粘土中速率效应的差异(Powell Brown,2006;Weaver Rollins,2010)。 针对UPM的不足之处,后续又发展了几种分析方法,且均考虑了不同土质的速率效应(Brown,2008;Schmuker,2005)。本文介绍了现有的UPM分析方法,通过现场两种不同粘土上的桩基试验对它们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基于此,提出改进的RLT分析方法。 有效分析方法 卸载点法 卸载点法对细粒土上单桩的极限承载力预测一般偏高,引入与土体有关的平均校正因子可纠正这一偏差(Paikowsky ,2004)。已有文献中,粘土拟采用0.65的UPM校正因子( QUOTE μ ),这是基于有限实例的结果(McVay等,2003)。近期研究发现对于粘土0.65的校正偏小,应采用更大的校正,如校正因子取用0.47(Weaver Hyde,2010)。 从图1可以看出,UPM法过高地估计了桩的极限承载力,这是因为所得的阻尼系数偏小,这也是该法的最大缺点。实际上在试验中阻尼系数是不断变化的,分析中并未考虑这一影响,导致对工作荷载下桩基沉降的过高估计(Stokes等,2008)。用静动法将3071kN的荷载循环加载到一个长12m、直径600mm的钻孔灌注桩上,土质条件为低至中等塑性冰川土(Brown Hyde,2008),得到图1所示的结果。其中,加载过程包括先对桩基进行2天5个周期的静动法加压,3周后开展等贯入率试验(CRP),再在5天后进行维持荷载试验。图1中所示的是在每个桩测试中桩的累积沉降复位为零的结果,图中只显示了最终的和最大的静动循环荷载。上述桩基相对较短,且位于较均匀的粘土中,其波数()远远超过最低值12,分析中可将其视为质量块或刚体,本文实例的分析也将沿用此假定。当桩的波数低于12时,需考虑应力波的影响。Middendorp(2000)在其文章中对桩波数的确定也给出了详细的说明。 图1.UPM法对静动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 【上图中,纵坐标:沉降(mm) Settlement(mm); 横坐标:桩头荷载(kN) Pile Head Load(kN)】 非线性速率相关法 方法 1: Brown法 Brown法是由Brown提出的考虑速率效应的非线性方法(2004)。该方法与UPM的主要区别在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