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名家-张养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名家-张养浩

[标签:标题] 篇一:张养浩《退隐》赏析 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赏析 【摘要】张养浩是元代有名的政治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位有名的散曲作家,结合作者生平,浅谈了他的散曲作品,着重分析散曲《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关键词】张养浩;散曲;描写艺术特色;韵意 一、 张养浩生平及文学创作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他“幼年好学,读书不辍”,二十岁被荐为东平(今属山东)学正,后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官。为官清正廉明、直言敢谏。任职期间,曾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被罢官。英宗至治元年,又上疏谏元夕内廷张灯,惹quot;帝大怒quot;,深感仕途险恶,随弃官归隐,后屡召不仕。公元1329年(文宗天历二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前往救灾,到任四月,就以积劳成疾,卒于任上。历经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泰定帝和元文宗数朝。张养浩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据《全元散曲》所辑,今存小令161首,套数2首)以及诗文集《归田类稿》等。 张养浩的人生由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任、辞官、出世。他的作品因此也呈现了不同的阶段特征,其作品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 (一)、为参破世事,揭露官场黑暗与仕途险恶之作。如《朱履曲·警世》:“才上马齐声儿唱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怨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描写一副活脱脱的官吏欺压百姓的场景,作者对此也做了警戒,告诫统治者长此以往恐怕日后起祸端的时候就没有这等威风了,看够了官场的黑暗后,作者恐怕也难免归隐之情了。 (二)、为追求隐居闲适,讴歌自然山水之作。如《寨儿令·辞参议还家连次乡会十余日故赋此》、《雁儿落兼清江引》、《水仙子·咏遂闲堂》及《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等。这一时期的散曲大多抒写个人心境与所见所闻,故乡的湖光山色,优美的自然景致,使张养浩寻求到一个与污浊官场完全不同的美好世界。而吟咏故乡的山光水色之作,工丽清新,取得较高艺术成就。 (三)、为身居要职不忘民生疾苦的作品。如著名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退隐,对于张养浩来说是不得已而 为之,当国家需要他时,百姓有了灾难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救民于灾难的路途,全身心地倾注到对国家与民众的责任上。对无论国家兴亡,百姓都生活在痛苦中的社会现实,作者做了深刻批判,对人民的同情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最后作者道出了历史真谛,不论国家兴亡,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二、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译义 张养浩在五十岁那年弃官归隐。他的《云庄休闲自适小乐府》,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中大量地讴歌了隐居生活的乐趣,描写了美丽的自然景物,表达了回归自然的欣喜之情,与仕途生活的描写相比,此类作品显得轻松闲适,飘逸开阔,《太和正音谱》评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是文、诗、曲三体合一。这里着重介绍散曲《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一)《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原文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去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曲中去沙:犹言如海;山家:山那边。家,同“价”;行踏:走动、来往;咱:自称之词。 (二)《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译文 白云飘来,山势迷濛,景物更佳。白云飘去,山色晴明,美如图画。山因云来云去忽明忽暗,云因山势的高低忽上忽下。我倚着手仗站立在高山云海之中,回头看见了山那边的风景:野鹿在山草丛中安眠,山猿在野花中玩耍。我爱这变幻迷人的云霞,爱这秀丽的山峰,它的富贵无法估计。我边走边看,那云山对我也充满爱意。 三、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的描写艺术特色 这是一首带过曲。此曲从曲词的内容来看,当是作者隐居历城时的作品。这四句由文描写山高云深的景色。高山之上,云雾缭绕,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彩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这种在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色,在作者笔下得到了生动表现。四句中每句都嵌入“云”、“山”二字。但因为在组合、安排上有变化,所以句式并不呆板,反而由于“云”“山” 两字的反复出现,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曲中所描,景物众多:山、云、野鹿、野花、山家,这六种景物在几十字的尺幅之中,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构成 一幅水墨云山野趣图。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则不事渲染,犹如白描,本色恬淡,自然而不妖媚。 全曲写云、写山,画就一幅云山飘渺的优美图画,流露出作者对云山图景的依恋和热爱。前面的《雁儿落》,纯粹描摹自然风物,从云、山的映衬关系上,写出了云山景致的变化之势。可

文档评论(0)

181****91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