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闽西红文化”的调查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闽西红文化”的调查报告

PAGE 2 PAGE 15 1 “红色采风”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闽西红色文化”的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名单:11级电本(1)班 2011041501 平 敏 2011041502 张 侨 2011041516 赖义丰 2011041518 李远鸿 2011041521 林书华 2011041525 施锦祥 2011041532 余锋树 2011041547 权 萌 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一、 调查目的…………………………….3 二、 实践目的…………………………….4 三、 实践过程…………………………….5 四、 实践感想…………………………15 五、 实践总结…………………………16 一、调查目的 闽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摇篮,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一直和赣南齐名。古田会议、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红色小上海长汀意义非凡,革命旧址、红色遗迹星罗棋布。闽西也是福建籍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国将军最多的地区之一。闽西的红色文化,在全省一直处在引领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红土地文学,至今方兴未艾。正因为如此,学校与毛泽东才溪调查纪念馆成立教学基地。希望我们这些新时代的青年,在对革命旧址、红色遗迹进行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在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以及仁人志士的历史足迹的寻访中,满怀深沉的爱,本着高山仰止、虚心学习的态度,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和继承革命先辈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二、 实践目的如下: 1、本着继承和发展革命精神的原则和希望,利用自身闽西这块红土地的便利条件,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开拓了新的方式。 2、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思考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怎样更好的继承、发展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3、锻炼锻炼自身的吃苦毅力、 学习能力、团队意识,着力提高自己,努力让自己的文化内涵得到提升。 4、通过赴革命旧址社会实践,逐渐自己作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提高。 5、通过材料搜集和实地调查,可以使自己更多的了解和认识革命精神,也让更多的志同道合年轻朋友投入到继承、发展、弘扬革命精神,建设祖国的行 三、实践过程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几辆中巴,载着龙岩学院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上杭县才溪乡参观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出发前,学校思政部将此次活动的主题定为“重走长征革命路,践行科学发展观”。这支由思政部老师们带领的队伍情绪高昂,风貌上佳。车厢内气氛活跃,欢歌笑语一路随行。 红色采风之才溪纪念馆篇 从喧嚣的都市来到寂静的山村,一派秀美的田园风光,率先征服了双眼,心境随之不同。经过一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顺利地到达才溪乡。我们下车后,首先由李老师为我们介绍才溪乡的一些历史及现况。 才溪乡概况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1930年至1933年,毛泽东三到才溪从事革命实践,写下了《才溪乡调查》,留下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至理真言,树立苏区干部好作风,并组织当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让才溪乡民倾心红四军,铸就了“九军十八师”,让“将军之乡”美名扬。 毛主席三下才溪调查 从1930年6月到1933年11月下旬,在这短短的四年里,毛泽东曾三次亲临福建上杭的才溪乡,指导才溪人民革命斗争,总结和推广才溪人民革命根据地建设经验,并且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在才溪期间,毛泽东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如今,人们继续在传颂。 “还学生桌子” 1930年6月初,毛泽东带了一个警卫连,从江西寻鸟长途跋涉步行到才溪。才溪区苏维埃政府安排毛泽东住在离苏区不远的上坑村。警卫员陈昌奉马上整理房间,发现没有办公桌子。警卫员同苏区干部跑到附近的学校向教师借了两张学生课桌,供毛泽东办公用。   毛泽东进房间看到学生课桌问:“小陈,这两张课桌是从哪里借来的?”“从学校里借来的”小陈高兴地答道。 毛泽东沉思了片刻,语重心长地对小陈说:“小陈啊,学校里的课桌被搬走了,学生怎么上课?我们还是想办法找一找,这桌子你送去还学校吧!” 小陈点了点头,连忙把两张学生课桌送还给了学校,接着小陈从老百姓家里借了一张四方桌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一看,高兴地说:“好!这样做就对了。” 李老师的讲解,让我们更加了解才溪乡的文化历史。李老师讲解完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我们决定午饭后再参观纪念馆。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坐落在上杭县北部,距205国道200米。该馆是以旧址陈列宣传毛泽东同志在才溪重要革命实践活动的专题纪念馆。全馆占地面积18750平

文档评论(0)

186****0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