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主要学科带头人-湖北大学研究生院.DOC

建设主要学科带头人-湖北大学研究生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设主要学科带头人-湖北大学研究生院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特色学科宣传材料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现在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成为当代生命科学的核心。 湖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于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准省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2003年获准设立“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现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术队伍,其中“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名,博士生导师6名,教授12名,副教授18名,讲师16名,并外聘了3名院士,形成了功能蛋白质组学与细胞信号传导、植物代谢工程、节肢动物分子系统学以及分子酶学与蛋白质工程等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构筑了在基础及应用研究方面较具竞争力的研究平台,如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工业用酶研究与开发应用平台、中药生物技术研究平台(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该学科承担了120多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250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2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与教材10部;获得16项国家发明专利、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研究方向及学术带头人简介 一. 功能蛋白质组学与细胞信号传导 本学科和该方向的学术带头人马立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所所长,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人肝来源的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方向研究。近5年来,马立新教授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项,拥有科研经费800余万元,在Nucleic Acids Re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 该方向主要通过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发现重要的蛋白以及重要蛋白之间的关系,进而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蛋白及其之间的关系在天然免疫Toll-like途径、天然免疫补体以及钙离子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及其生理和病理意义。本方向的研究不仅可能增强对天然免疫分子机制和钙离子调节重要的细胞活动的认识,而且可以增强对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的致病机理的认识及钙离子浓度不正常造成的相关疾病的病理机理的认识,进而为人们识别重要的药靶、开发新型药物,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基础。 二. 植物代谢工程 该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黄邦全教授,主要从事利用海甘蓝等特种工业用油料作物生产高附加值的工业用原料方面的研究。近5年来,黄邦全教授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项,拥有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在Plant Physiology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该方向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技术,通过超量表达或者干扰相关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使植物生产更多人类需要的物质,利用海甘蓝等特种工业用油料作物生产高附加值的工业用原料,对于缓解目前石油短缺所造成的能源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节肢动物分子系统学 该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曾庆韬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近5年来,曾庆韬教授在Mol. Phylogenet. Evol等国内外重要学时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近20篇,并参编全国《遗传学实验》教材1部。 该方向主要以蜘蛛、果蝇等节肢动物门类的分子系统学及新功能基因的发现为重点,并向其他动物类群辐射,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传统形态分类、基因组比较、蛋白质电泳、染色体组型、行为遗传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本方向主要以果蝇为材料,通过与人类基因组的比较,开展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可以发现新的功能基因,为人类疾病特别是疑难杂症的治疗提供线索;通过检测果蝇和蜘蛛群体中的遗传突变,探讨群体的起源、迁徙的历史等,为保护生物学提供遗传变异证据,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指导。 四. 分子酶学与蛋白质工程 该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王行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酶学与蛋白质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近5年来,王行国教授在 HYPERLINK javascript:AL_get(this, jour, PLoS ONE.); PLoS ONE. 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该方向主要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从国计民生需要出发,研究磷脂酰胆碱合成酶的生物学功能,开发细菌漆酶、氨基酶脱氢酶、氨基酸转移酶、木聚糖酶、植酸酶、淀粉酶、麻黄碱合成酶类、纳豆激酶等,试图构建出新型、高活性的酶制剂用于疾病诊断、环境治理、食品开发、药物合成等;该方向涉及到当前很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其研究范围包括工业、医药、农业、食品以及环保急需的蛋白。现阶段,我国在分子酶学与蛋白质工程与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等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开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