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柴油机供给系 §5.1 概 述 二、柴油机供给系的功用 1.燃油供给装置 ? 由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滤清器、喷油泵、高压油管和喷油器及回油管等组成。 2.空气供给装置? 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等组成。有的还有增压器。 3.混合气形成装置 ? 燃烧室。 4.废气排出装置 ? 由排气管及排气消声器组成。 一、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点 (1)燃料的混合和燃烧是在燃烧室(气缸内)进行的。 (2)混合与燃烧的时间很短0.0017~0.004秒(气缸内) (3)柴油粘度大,不易挥发,必须以雾状喷入。 (4)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是同时,连续重叠进行的,即边喷射,边混合,边燃烧。 燃油系统、燃烧室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匹配对改善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可燃混合物形成方法 (一)空间雾化混合方式 将柴油喷向燃烧室的空间,形成雾状混合物,再在空间蒸发形成混合气。 1.油雾形成?: 燃料以高压、高速从喷油器以圆锥形的油束喷出(图7—2)。 2.空气运动促进混合:? 使油粒分布得更均匀,最有效的措施是使空气运动,多采用两种方法。 1)使进气产生涡流:利用弱涡流切向进气道或强涡流螺旋进气道,可以在进气行程中使空气绕气缸轴线旋转运动,(图7—3)。 2)产生挤压涡流:利用活塞顶部的特殊形状,在压缩过程中和膨胀行程开始时,使空气在燃烧室中产生强烈的旋转运动,它存在于上止点附近,持续时间较短(图7—4 )。 转速愈高,涡流也愈强,气流对油束的吹散作用也愈大。此外,空气涡流运动还可以加速火焰的传播,促使燃烧及早地结束。 (二) 油膜蒸发混合方式 将柴油喷向球形油膜燃烧室的壁面上,在强烈的空气涡流作用下,燃油的大部分(95%)形成油膜。由于油束贯穿空气和室壁的反射,有少量油粒(5%)悬浮在空间,形成着火源。油膜在空间火源的热能作用下,逐层蒸发、逐层卷走、逐层燃烧,产生了燃气涡流,其燃烧速度是前期慢、后期快,使燃烧过程加速进行到终点。 四角形燃烧室:燃烧室底部仍是ω形,燃烧室上部逐渐过渡为四方形,喷射时四个喷孔对着燃烧室的四个角喷油。属于直喷式燃烧室和空间雾化混合式。 由于气流运动时出现“摩擦碰壁”现象,使燃烧速度降低,燃烧温度降低,可抑制涡流的增强,减少NOX生成量。 球形油膜燃烧室:位于活塞顶部中央,形状大于半个球,与喷油器相对的位置,开有缺口与球面相切,燃油从这里顺气流方向喷在室壁上形成油膜。它属于直喷式燃烧室,油膜蒸发混合方式。 A.组织进气涡流; B.喷油器沿着涡流的方向将燃油喷入燃烧室,大部分燃油被涂在燃烧室壁上,在燃烧室)的加热作用下,油膜逐层蒸发燃烧。 C.混合气形成和燃烧速度是前快后慢,工作柔和、燃烧完全。 2)分隔式燃烧室 其容积为二,一部分位于气缸盖中称副燃烧室,另一部分则在气缸内称主燃烧室。主、副燃烧室之间用通道连通。 分类:预燃室式和涡流室式燃烧室 预燃室式:预燃室位于气缸盖内,占总燃烧室容积的25%~40%,活塞上方为主燃室。大部分燃料是在主燃烧室中混合燃烧,属于空间雾化混合方式。 A.对喷油质量要求高,工作粗暴。 B.结构不紧凑,由于有流动损失和散热损失,所以经济性差,且起动性能差。 涡流室式:球型涡流室在气缸盖内;活塞上方为主燃烧室。涡流室容积占总燃烧室容积的50%~80%,用一个和数个切向大面积通道相通。属于空间雾化混合方式。 有压缩涡流和燃烧涡流,使混合气混合更加均匀,特别适应高速柴油机。其他基本同于预燃室式。 §5.3 喷 油 器 一、孔式喷油器 分类: (1)喷油嘴有长、短型两种结构 长型将喷油嘴加长,针阀导向部分远离燃烧室,以减少针阀受热及变形避免卡死在针阀体内,多用于热负荷较高的柴油机上。 (2)按喷油嘴头部喷孔数目(1~7个)分: 单孔喷油器(1个) 、双孔喷油器 (2个)、多孔喷油器 (3个以上)。 特点: (1)喷孔的位置和方向与燃烧室形状相适应,以保证油雾直接喷射在燃烧室壁上。 (2)喷射压力较高。 (3)喷嘴细长,喷孔小,加工精度高。 二、轴针式喷油器 4. 特点 (1)不喷油时针阀关闭喷孔,使高压油腔与燃烧室隔开,燃烧气体不致冲入油腔内引起积炭堵塞。 (2)喷孔直径较大,便于加工且不易堵塞。 (3)针阀在油压达到一定压力时开启,供油停止时,又在弹簧作用下立即关闭,因此,喷油开始和停止都干脆利落,没有滴油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SO∕IEC22989-2022信息技术 —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概念和术语(中文版-雷泽佳译2024).docx VIP
- 云南省爱我国防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初中组题库及答案.pdf VIP
- 综合管理部副部长竞聘演讲大纲.pptx VIP
- 福耀ai面试题库大全及答案.doc VIP
- 三一25吨吊车参数.pdf VIP
-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pptx VIP
- 美世国际职位评估体系IPE3.0使用手(excel自动计分表).xlsx VIP
- 七年级信息科技 个人隐私要保护 课件.pptx VIP
-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吉林西部盐碱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pptx VIP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素养目标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