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中国陶瓷文化与审美.ppt
                    第一章 中国陶瓷文化与审美 大汶口文化彩陶  第一节 陶瓷文化的诞生           陶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命名,瓷器则是用瓷土(高岭土)烧制的制品的命名。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的无机混合物作原料,ca采用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皿统称为陶瓷。我们把人类烧制陶瓷的工艺流程总称为陶瓷艺术(简称为陶艺)。陶瓷艺术处在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的变化之中。           由于陶土的宜取宜塑,当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之后,陶器就成了人类最日常、最普遍的工艺制作。从大约一万年前直到今天陶瓷一直没有退出人类日常生活的场景。          陶瓷体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两大源头和三大体系。    两大源头:一是中国,二是西亚。从目前考古材料看,世界各地大多数新石器遗址都有陶瓷出土。   它们都经历了从土陶、彩陶、黑陶或红陶,向釉陶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人类物质和精神同步发展的“陶器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亚各地先后进入有陶新石器或发达的新石器时期。最早的陶器可称为土器,火候极低;稍后有厚胎的素面灰褐陶,最后出现彩陶。 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中亚新石器时代陶器从总体文化面貌来看明显受到西亚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北亚和东北亚日本也出现了新石器时代陶器。 西亚的新石器文化向北非尼罗河流域和欧洲东南部传播。尼罗河流域也出现了新石器时期陶文化。欧洲南部、东部的地区也出现了陶文化。 总之,新时期时代,陶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在世界范围内被发现,体现了人类文化的某种普适性。            由于陶瓷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即使是残件也可保留相当完整的制作时的信息。在原始彩陶上,我们可以找到清晰的先民手印。陶瓷的器形和装饰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礼仪制度、社会风俗、审美观念。所以说,陶瓷是使用量很大,制作手段非常丰富的工艺品,是独特的人类文化的载体。  《诗经·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孔疏:上言将徃祭天,此言正祭之事。郑笺:我后稷盛葅醢之属,当于豆者、于豋者、其馨香始上行,上帝则安而歆飨之。何芳臭之诚得其时乎?美之也。祭天用瓦豆,陶器质也。后稷肇祀上帝于郊,而子孙蒙其福无有罪过,以至于今,故推以配天。”(见《读诗质疑》清严虞惇撰。) 所引古典文献是说先民使用质朴的陶器来祭祀天地,象征自己虔诚的心意。  陶从它产生的最初开始就兼有日用和神器的双重性能。龙凤图腾是原始先民神圣崇拜观念的产物。湖南省高庙文化遗址发现了7400年前原始人类的祭祀遗址,并且出土了大量与宗教祭祀、巫术有关的艺术神器。其中有一块白陶罐残片,上面戳印着似凤凰的鸟形图案,高庙遗址出土的凤鸟陶片,是陶作为祭祀神器的最早的考古学证据。 第三节 陶与礼仪制度      陶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承载着日常用品和祭祀礼器的双重身份。在相当长的时间充当了政治制度中的身份等级的象征物。     元代吴澄写有《赠陶人郑氏序》云:“古者四民各世其业,故工有世工而子孙以之。为氏者有虞氏尚陶。其后阏父为周陶正,周赖其利器用,而阏父之子得封于陈。今东昌郑氏以善陶名,数百里间凡民之用器、官之礼器咸资焉。其功岂让于阏父也。” 这段话揭示陶瓷在古代社会的功用。  在原始社会,彩陶的使用是与部落成员的身份和等级相关联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仰韶文化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外壁画着鹳、鱼和石斧组合的写实彩画。鹳和鱼可能分别是部落的图腾,鹳的嘴里叼着鱼,表明了部落之间的敌对关系。石斧代表着权力。这件器物很可能是某个部落首领使用的礼器。在青海柳湾墓地发掘的仰韶文化马厂类型墓地中由于墓主人生前身份不同,随葬之彩陶数量也不同。有的墓葬陶器只有十几件,最多的一座墓葬仅陶器就有91件,绝大多是彩陶。         新时期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向山东龙山文化的过渡阶段。墓葬用陶体现了较大的等级和贫富差别,刻有图像文字的陶尊、陶质牛角号等象征身份地位的随葬品在大墓中出土。 陶器在当时的重要性大致相当于后期的青铜器。而青铜器是象征着王权等级的重器——“礼器”,只有权贵们才有权作为死后的陪葬物。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由官府直接经营,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又称南宋官窑。从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置“浮梁磁局”,到1911年清朝覆亡,景德镇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0章-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ppt
 - 第10章-设计概算与技术经济设计.ppt
 - 第10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ppt
 - 第10章-项目比选.ppt
 - 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唐.ppt
 - 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ppt
 - 第11章-19世纪30——60年代的西方经.ppt
 - 第11章-价值工程邱.ppt
 - 第11章-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有市场势力的定价.ppt
 - 第11节-大洋洲与澳大利亚.ppt
 
- 新型萘四甲酰亚二胺类侧链功能化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pdf
 - 信息重组策略在即兴发言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分析——以《中国民居(第二季)》模拟口译实践为例.pdf
 - 叶兆言历史题材创作的互文性研究.pdf
 -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徐州市铜山区D镇小学为例.pdf
 - 循环加载环境下高温超导堆叠结构低温压缩及多场性能实验表征研究.pdf
 - 氧化钨_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调控及其气敏传感特性研究.pdf
 - 厌氧好氧时间比对EBPR中好氧颗粒形成及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pdf
 - 氧空位对NbO2金属-绝缘转变的影响机理研究.pdf
 - 氧化物半导体的晶面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究.pdf
 - 信息流模式下社交电商平台青年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